内房企,香港大撤退| 2023房價 | 中國房價 | 中國樓市
多年前,内地房企给了香港小小的时代震撼。现在,香港把震撼还给了内房企。
2017年2月,香港南区鸭脷洲地块出让,吸引14家房企(联合体)投标争夺,其中不乏长实&恒基、英皇&佳明等本土财团,中海、万科等内房巨头。
最终,大家记住了龙光和合景泰富。
这两家粤系房企组成联合体,以168.55亿港元中标:
打破了香港尘封近20年的土地总价记录。
结果出来后,新鸿基郭炳联连连摇头,说这是“癫价”。
意思是,疯了。
当时内地房地产正在狂飙,内房企对“百亿地王”已经脱敏。挺进维港,大家轮流着,给了香港同胞一点点时代的震撼。
龙光、合景拿地9个月后,香港长沙湾的一宗宅地,再次刷新记录,成交总价达172.88亿港元,被世茂联合本土财团拿下。
香港2017年的两宗总价地王,都有内房企的影子。
更早之前,海航于2016年开始在港撒币,半年内斥资270亿港元,连夺九龙启德4宗地。
有机构做过统计,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下半年,内房企在香港拿了10宗地,成交总额约600亿港元。
除了拿地,不差钱的内房企们,那时候还会在二级市场买楼,恒大就斥资125亿港元从华人置业手里买下“万通大厦”,后来改名“恒大中心”。
而当年的震撼,现在基本都变成了遗憾。
恒大中心前阵子更名为万通保险中心,让大家误以为是马云接盘了许家印。
事实上,万通保险是恒大中心主要租户,只是获得冠名权。
但这栋楼已经不属于许老板了,目前被债权人中信银行接管中,还在寻找买主。
两年前,恒大想以105亿的价格把楼卖给越秀,没谈拢。去年,长实想以90亿港元接盘,也没谈拢。
龙光联合合景,标中的地王项目,现名为“The Corniche 凯玥”,拿地5年后终于在今年1月开盘,可售货值约300亿港元,据说去化不理想,开盘至今只卖出3套,回笼5亿多港元。
最近传出,项目可能会被长实抄了底。
目前龙光和合景还深陷流动性危机,正在推进境外债重组,凯玥是他们和债权人谈判的重要筹码。
这个项目有一笔102亿港元规模的银团贷款,汇丰银行是其中一大债权人。
按照两家房企的说法,是长实主动给汇丰抛了媚眼,提出要收购这笔债权。
两家房企担心,如果长实拿下这部分债权,项目最终会变成长实的。
他们对这场有可能到来的商战,提前进行了推演:
长实有可能反对重组,到要求提前还款,到迫使触发债务违约,到项目被低价拍卖,最后到拥有优先受让权的长实最终“抄底”。
如此一来,两家内房企就被按在了食物链的最底端。
虎落平阳被犬欺,当面对的不是犬,而是更凶猛的老虎时,落难虎就更没有反手之力了。
所以,只能先把舆论战打起来。
有人说:李嘉诚是趁火打劫。
有人说:商场如战场,难道还要和你讲道义?人家又不是道德模范。
香港商战神剧《创世纪》早就告诉我们了: 跟有钱人斗不想办法,难道比命长啊!
就算能比命长,你还不一定能长过人家。
命长比不过,到了接班人可能还是比不过,超人之后有小超人,现在小小超人也登上了资本的舞台。
狗蛋说:高端商战往往比套路,没人跟你比道德。
看着来势汹汹的内地房企,陈启宗曾在恒隆2017年中报《致股东函》中预测:
北方新贵勇气可嘉,但可能缺乏持续的经济实力。
在他看来,这批新贵没有受过熊市洗礼,被国内的庞大业务规模推高了负债,也冲昏了头脑,他们可能低估香港市场,同时高估自己的能力。
作为经历多轮香港地产熊市的过来人,陈启宗说对了结果,大家缺乏持续的经济实力,内房企入港和撤退,五六年内就完成了闭环。
从2018年开始,内房企就开始陆续抛售香港项目,先是海航将重金抢下的4宗启德地皮,转给了恒基和会德丰。
2019年,潘苏通的高银把百亿启德地块退了。
2021年,奥园9亿港元卖了半山罗便臣道的旧楼项目,亏了1.76亿港元;
佳兆业卖了旧启德机场,和香港北部屯门两宗地,接盘方都是香港本土财团;
世茂则是把当初联合拿的长沙湾地王,其所持有的22.5%股权和对应贷款,卖给了3家港企合作方,确认亏损7.7亿港元。
2022年,合景泰富卖了启德住宅项目尚‧珒溋50%股权,合作伙伴龙湖接盘;佳源国际出售屯门新合里1号全幢物业以及新合里3号4层楼。
今年初,一直“卖不出去”的高银金融国际中心,终于卖出去了,价格是56亿港元,去年10月HG房地产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曾经出价67亿港元,而大厦最初的预计售价,是143亿港元。
这是潘苏通进军香港地产圈,布局的第一个项目,2011年拿地,2016年建成,最终打了粉碎性骨折。
再到如今,“恒大中心”和“凯玥”陷入易主风波。目前还能在香港房地产圈混下去的,只有中海、华润、保利等数得过来的几家,内房企身影寥寥。
AI狗蛋说,内地的预售制是跟香港学的,公摊也是跟香港学的,物业管理到园林设计,也是跟香港学的,在搞房地产这件事上,调控是为数不多我们自己发明的。
但是,咱们的房企还是学不会人家的经营精髓。
今年初的长实年度业绩会报告现场,李泽钜跟媒体说:早几年香港地产行业竞争激烈,地价贵,我们就到外面发展。这几年香港低价比较合理,我们就可以多买几个项目。
你玩高周转,人家玩囤地慢慢卖。你拍地王,人家不恋战。等你玩不动了,人家就回来抄底了,不仅抄底,还可能抄你。
陈启宗也说过,当高价买地的新贵乱了阵脚,包括恒隆在内的财力雄厚的本土房企,就可以参与杀戮:可能有机会以低价“拯救”这些新来者。在香港大佬面前,内房企也只能舔舔伤口唱一句: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2023房價
#2023樓市
#中國房價
Видео 内房企,香港大撤退| 2023房價 | 中國房價 | 中國樓市 канала 哪吒財經
2017年2月,香港南区鸭脷洲地块出让,吸引14家房企(联合体)投标争夺,其中不乏长实&恒基、英皇&佳明等本土财团,中海、万科等内房巨头。
最终,大家记住了龙光和合景泰富。
这两家粤系房企组成联合体,以168.55亿港元中标:
打破了香港尘封近20年的土地总价记录。
结果出来后,新鸿基郭炳联连连摇头,说这是“癫价”。
意思是,疯了。
当时内地房地产正在狂飙,内房企对“百亿地王”已经脱敏。挺进维港,大家轮流着,给了香港同胞一点点时代的震撼。
龙光、合景拿地9个月后,香港长沙湾的一宗宅地,再次刷新记录,成交总价达172.88亿港元,被世茂联合本土财团拿下。
香港2017年的两宗总价地王,都有内房企的影子。
更早之前,海航于2016年开始在港撒币,半年内斥资270亿港元,连夺九龙启德4宗地。
有机构做过统计,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下半年,内房企在香港拿了10宗地,成交总额约600亿港元。
除了拿地,不差钱的内房企们,那时候还会在二级市场买楼,恒大就斥资125亿港元从华人置业手里买下“万通大厦”,后来改名“恒大中心”。
而当年的震撼,现在基本都变成了遗憾。
恒大中心前阵子更名为万通保险中心,让大家误以为是马云接盘了许家印。
事实上,万通保险是恒大中心主要租户,只是获得冠名权。
但这栋楼已经不属于许老板了,目前被债权人中信银行接管中,还在寻找买主。
两年前,恒大想以105亿的价格把楼卖给越秀,没谈拢。去年,长实想以90亿港元接盘,也没谈拢。
龙光联合合景,标中的地王项目,现名为“The Corniche 凯玥”,拿地5年后终于在今年1月开盘,可售货值约300亿港元,据说去化不理想,开盘至今只卖出3套,回笼5亿多港元。
最近传出,项目可能会被长实抄了底。
目前龙光和合景还深陷流动性危机,正在推进境外债重组,凯玥是他们和债权人谈判的重要筹码。
这个项目有一笔102亿港元规模的银团贷款,汇丰银行是其中一大债权人。
按照两家房企的说法,是长实主动给汇丰抛了媚眼,提出要收购这笔债权。
两家房企担心,如果长实拿下这部分债权,项目最终会变成长实的。
他们对这场有可能到来的商战,提前进行了推演:
长实有可能反对重组,到要求提前还款,到迫使触发债务违约,到项目被低价拍卖,最后到拥有优先受让权的长实最终“抄底”。
如此一来,两家内房企就被按在了食物链的最底端。
虎落平阳被犬欺,当面对的不是犬,而是更凶猛的老虎时,落难虎就更没有反手之力了。
所以,只能先把舆论战打起来。
有人说:李嘉诚是趁火打劫。
有人说:商场如战场,难道还要和你讲道义?人家又不是道德模范。
香港商战神剧《创世纪》早就告诉我们了: 跟有钱人斗不想办法,难道比命长啊!
就算能比命长,你还不一定能长过人家。
命长比不过,到了接班人可能还是比不过,超人之后有小超人,现在小小超人也登上了资本的舞台。
狗蛋说:高端商战往往比套路,没人跟你比道德。
看着来势汹汹的内地房企,陈启宗曾在恒隆2017年中报《致股东函》中预测:
北方新贵勇气可嘉,但可能缺乏持续的经济实力。
在他看来,这批新贵没有受过熊市洗礼,被国内的庞大业务规模推高了负债,也冲昏了头脑,他们可能低估香港市场,同时高估自己的能力。
作为经历多轮香港地产熊市的过来人,陈启宗说对了结果,大家缺乏持续的经济实力,内房企入港和撤退,五六年内就完成了闭环。
从2018年开始,内房企就开始陆续抛售香港项目,先是海航将重金抢下的4宗启德地皮,转给了恒基和会德丰。
2019年,潘苏通的高银把百亿启德地块退了。
2021年,奥园9亿港元卖了半山罗便臣道的旧楼项目,亏了1.76亿港元;
佳兆业卖了旧启德机场,和香港北部屯门两宗地,接盘方都是香港本土财团;
世茂则是把当初联合拿的长沙湾地王,其所持有的22.5%股权和对应贷款,卖给了3家港企合作方,确认亏损7.7亿港元。
2022年,合景泰富卖了启德住宅项目尚‧珒溋50%股权,合作伙伴龙湖接盘;佳源国际出售屯门新合里1号全幢物业以及新合里3号4层楼。
今年初,一直“卖不出去”的高银金融国际中心,终于卖出去了,价格是56亿港元,去年10月HG房地产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曾经出价67亿港元,而大厦最初的预计售价,是143亿港元。
这是潘苏通进军香港地产圈,布局的第一个项目,2011年拿地,2016年建成,最终打了粉碎性骨折。
再到如今,“恒大中心”和“凯玥”陷入易主风波。目前还能在香港房地产圈混下去的,只有中海、华润、保利等数得过来的几家,内房企身影寥寥。
AI狗蛋说,内地的预售制是跟香港学的,公摊也是跟香港学的,物业管理到园林设计,也是跟香港学的,在搞房地产这件事上,调控是为数不多我们自己发明的。
但是,咱们的房企还是学不会人家的经营精髓。
今年初的长实年度业绩会报告现场,李泽钜跟媒体说:早几年香港地产行业竞争激烈,地价贵,我们就到外面发展。这几年香港低价比较合理,我们就可以多买几个项目。
你玩高周转,人家玩囤地慢慢卖。你拍地王,人家不恋战。等你玩不动了,人家就回来抄底了,不仅抄底,还可能抄你。
陈启宗也说过,当高价买地的新贵乱了阵脚,包括恒隆在内的财力雄厚的本土房企,就可以参与杀戮:可能有机会以低价“拯救”这些新来者。在香港大佬面前,内房企也只能舔舔伤口唱一句: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2023房價
#2023樓市
#中國房價
Видео 内房企,香港大撤退| 2023房價 | 中國房價 | 中國樓市 канала 哪吒財經
房市危机 中国房产投资 中国房产走势 中国房产 中国房价未来走势 中国房价2022 中国房价走势2022 中国房价 房产投资 抄底指标 抄底策略 抄底 房价抄底 房价2022 房价未来走势 房价分析 房价走势 房地產 投資 突发 中国房价开跌 08年经济危机 中国 抄底城市 房价下跌地图 房价 中国 2022 中國房市 房价下跌 后果有多严重 2022 中国 房价 中国升息 房价 房地產投資 方法 房价走势 2022 利率降了 2023房价要涨 2023中国 2023中国房价 2023中国房市 中国房价2023 中国房价未来走势2023 利率 房价利率 利率下降 中国 房产投资 2022 中国房市 2022 房产投资 标普房价预测 2024房价 2023房价 2023房价会跌吗 2023房价预测 2023 房价走势 2022房价 2022房价趋势 2022房价会跌吗 2022房价走势 2023 中国 买房 2023 中國房市 开发商 开发商 暴雷 央行 中国央行 降息 加息 炒房 中国炒房 中国 炒房 炒房中国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6 июля 2023 г. 15:45:01
00:07:29
Другие видео канал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