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风险 王红雨 2023年2月25日 房东网线下活动演讲

王红雨 BMO 房贷专家 手机:416-880-5089 微信:14168805089

意外大病,导致阶层降级;意外长寿,导致钱不够花;意外破产,导致重启人生…。人只要活着,就要承担风险。投资有风险,不投资也有风险。明知有风险,依然投资的人是勇敢的人,是为自己和家庭负责任的人。
加拿大一位做了28年房贷经纪人的前辈,在一次访谈中说,加拿大变了,他年轻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人谈论房地产,也没有那么多人持有多套房,他为今天的情况感到迷惑。房地产投资,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都是风险很大的投资,但近些年来,加拿大的房地产投资却方兴未艾,投资者从“有钱人”慢慢过渡到了工薪阶层。没有参加过房产投资的路人甲,总是担心持有多套房的投资者吃不消,甚至盼着地产投资者赶快倒霉,自己能捡个漏啥的。路人甲们想象中的很多灾难并没有发生,无论是拼命加息还是疫情下的封城,都没有出现多套房投资者抛售房产的情况。路人眼里高风险的地产投资,到底有哪些风险?投资者们用了什么魔术驾驭了这些风险,并取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呢?
管理风险,等于管理未来,风险管理是非常宏大的题目,很少有人不知深浅的谈论这个话题。在我31年的职业生涯里,有13年做房贷专家,销售房贷,有8年做内部稽核,专门评价风险和内控。通过检查银行风险体系,以及近距离观察地产投资者的风险控制实践,我对公开讨论风险管理这个话题,多少有些信心。最近有点儿小膨胀,接受了房东网的邀请,谈一谈我对风险识别,风险管理,以及风险承担的看法。本文是房东网线下活动讲演的缩写版。

01 不投资也有风险

不投资也有风险。风险在于,一、人还在,钱没了;二、更容易破产。
加拿大养老体制中的社保,是很多国家学习的榜样,也是很多潜在移民眼中的“肥肉”,但很可惜,社保能到手里的钱一个人也就每年2万,如果夫妻俩都建在,还能勉强过活,一方去世的情况下,维持一天一个菠萝包都难。曼昆在他的经济学教材中提到过,每个人的年收入超过2万时,就可能会有储蓄,所以各国养老金基本上不会让领取人有任何储蓄,能够维持生命体征即可。加拿大在1980年时,9%的人口超过65岁,到了2022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19%,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因为老年人领取的社保,是从现在工作的人收入中现收现付的,所以,领退休金的人越多,工作的人压力越大,今年加拿大又提高了CPP缴存的比例,从2022年收入的5.7%提高到了2023年的5.95%,吸血用的管儿又粗了一圈儿。除了社保,企业年金也是人们退休后收入的主要来源。享受DB类企业年金的人数大约是440万人,占加拿大人口的11%,其他89%的人都要没有稳定可靠的企业退休金。因此,个人投资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如果没有企业年金,退休前年收入10万,退休后的社保收入只有退休前收入的20%,妥妥地硬着陆。
加拿大的个人破产,是指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申请破产保护,目的是为了暂时摆脱债务追讨,暂时进行个人资产保全,但对信用记录破坏非常严重,破产记录在信用记录报告上保留7年,期间很难获批任何信贷。资产是偿债能力的缓冲,有资产的人很难破产,尤其是有房产的人;相反,没有投资,没有资产的人,如果过度透支很容易破产。目前,加拿大房主的破产率是1%,既,100个破产的人中,有1个人是房主,其余99个人都没有房产。破产者49%是80后和90后,是破产大军的主力,主要是因为还没有建立起资产组合就过度借债消费了。媒体经常把个人破产数增加与房贷月供提高联系在一起,暗示房主是破产的主力军,写这种文章的小编根本不了解加拿大的个人破产体制,凭个人想象揣测破产原因。去年我还看到有媒体言之凿凿地说,有5套房的人破产的风险最高,不是有4套房的,也不是有6套房的,这种毫无根据的说法通常转发和阅读量都很高,盼着房主倒霉的心态跃然纸上。
02 房产投资面临的高风险

地产投资面临的极端风险是普通家庭无法承受的,一旦发生,投资人恨不得当初不做地产投资。例如,投资房被烧毁,因为非法分租,投保时没有向保险公司如实披露,导致保险公司拒绝理赔,同时,租客在火灾中有伤亡,房主承担刑事责任,丢了工作,需要马上变卖其他房产,用于赔偿受害者,并维持自己的家庭开销。还有就是最近频频发生的,产权被盗,房产被犯罪分子出售,也属于极端风险。
极端风险指的是,很多极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同时发生在一个家庭身上。单一的风险,很难造成极端的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疫情期间,租金大幅下跌,绝大多数房主挺过来了;连续8次加息,大多数房主挺过来了。另外,除了多重偶然性叠加导致极端风险之外,地产投资者主动以身犯险也是一类极端风险。不买产权保险,产权被盗后,自己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大的损失,不买产权保险就是房主自己以身犯险。我2007年在加拿大买第一套房的时候,因为当时还在美国工作,自己不住,所以在房产交割的时候,特意叮嘱律师一定要买产权保险。目前,每天全球有5亿封电子邮件和短息是骗纸发出来套取个人信息的,身份被盗取,产权被盗,比我当年买房时概率高了很多,我很难想象,有人买房的时候不买产权保险,别太自信了,骗纸专叮有缝的蛋,不买产权保险的业主是妥妥的猎物。把投资房租给超过一个以上的家庭,房东明知保险公司不愿承保,特意隐瞒真相,也是以身犯险。在压路机前面捡硬币的行为,是在拿自己的身家赌博。
贷款买房,就是与银行合伙投资,银行拒绝接受的房产,投资人也要远离。银行作为合伙人,是有底线的,例如,非法群租的房产不给贷款,学生宿舍式的房产不给贷款,这都是银行躲避极端风险的做法。买房时,房产用途是合乎居住要求的,银行放款之后,一些投资者进行非法群租,是一种在压路机前捡硬币的危险行为,风险和收益完全不对称。BMO银行有206年历史,累积的风险管理知识应该超过任何一位地产投资者。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应该是地产投资者宝贵的财富。瞒着房产的大股东银行去冒险,是在铁轨上打盹,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03 可识别,可管理的风险

没有躬身入局的人,看待房产投资的时候,都如临大敌,凝望着深渊不敢前进一步。在路人甲的眼里,任何经济变量都能导致房地产市场崩盘,但实际情况是,崩盘的传说年年有,可一辈子也很难遇到一次。有机体,能把障碍变成肥料,地产投资者能把风险化作机会,能把困难化作动力,越挫越勇。地产投资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地产投资的风险识别,风险管理,以及风险承担的智慧与勇气,这些经验甚至比所取得的物质财富更加宝贵。置身事外的地产投资点评家,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不利因素依然没有摧毁地产投资者的意志,不理解大风大浪面前地产投资者为何激流勇进,很少见到地产投资者急售房产。原因很简单,地产投资中的不利因素大多能够预见和克服,地产投资之旅就是个不断克服困难,承担风险,并创造财富的过程。勇敢者非常享受这一过程,所以不会轻易放弃。地产投资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正确识别风险,放弃无法承担的风险,管理可控的风险,承担能够带来回报的风险。其中,正确识别风险是最重要的。
利率变化风险,租金变化风险,收入变化风险,房价波动风险,债务承担能力风险,失业风险,货币贬值风险,以及非对称风险,都是可以控制和加以管理的。
利率变化,从不影响房价长期趋势。利率变化能够导致房价偏离趋势,低利率的时候房价向上偏离趋势线,利率高的时候房价向下偏离趋势线。利率变化会改变贪婪与恐惧的情绪。利率变化会改变狂热和低迷的市场气氛。利率超低时,会导致房价泡沫风险,投资者需要尽量避免购买泡沫过大地区的房产。以大多伦多地区为例,2021年利率超低时期,周边郊区的房产,旅游区的房产,度假屋等,房价偏离总体趋势的情况最为严重,这些地区包括Barrie, Guelph, Hamilton, Kitchener-Waterloo, London, Nagara, St.Catharines, Winsor, Muskoka等等。选择浮动利率的原则:投资房,选择利率上涨时月供不变的银行。自住房,尽量选择固定利率。提前还款额度较大的银行应该是首选。到了触发利率时,如果银行只是建议增加月供,不要理会这种建议,只要不是强制要求增加月供,就不要提高月供。以上就是管理利率风险的基本内容了,并不复杂,记住这些主线即可。
关于房价波动的市场风险,有四条历史经验:1.油价高的时候,卡尔加里的房价市场风险高,2007年,2015年,房产泡沫破裂,分别是6年后恢复到原房价;2. 利率上涨+政府调控,对多伦多和温哥华房价影响大:2017,2018,约3年左右房价恢复;3. 加拿大以外经济环境对房价影响较小:次贷危机,1.6年后房价恢复;4. 经济衰退对房价影响最大:1989年安省,11.6年后,房价恢复。除了汲取历史教训,观察和感知市场温度也很重要。例如,交易量放大,房价猛涨的时候,市场温度太热,最好不要买房花,2016年市场高烧的时候买房花的人,2018和2019年交割时吃尽了苦头,但很多人不长记性,2021年市场温度最高的时候又有人去买房花,今年或明年这批房花交割的时候又能发现一批裸泳爱好者。
租金变化风险,收入变化风险,债务承担能力风险,以及失业等风险,主要是由银行来评估和把控。银行房贷政策相对稳定,但一直在从保守向极端保守的方向发展,看不到放松的迹象。债务与租金管理的核心是收入。收入高,可以扛住更多负现金流,买好房产,租给好房客,就可以不必为了追求高租金而忽略了其他风险;收入高,场外现金流充裕,可以承担更多债务,买入更多房产。路人甲在展示自己有天使般美德的时候,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不要把杠杆拉满”,这是正确的废话,银行决定给借款人多大杠杆,借款人去银行,不同于去自助餐厅,all you can eat,随便吃,随便借,杠杆高低不需要路人指指点点。
非对称性风险:没有参与风险共担的代理人给出的建议需要非常小心。例如,医源性损伤,不看医生可能活得更久。很多中介的利益与投资人的利益不一致,甚至有些代理人隐藏尾部风险,只说好听的,对潜在损失避而不谈,交易后拿佣金走人,隐藏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塔勒布写过一本书《非对称风险》英文书名是 Skin In the Game,直译过来就是风险共担或躬身入局,讲的就是现代社会的代理人风险问题。投资者需要自己做投资决策,请中介操盘完成,而不是请中介做决策,因为中介并不承担投资后果。代理人有时也是被冤枉的,例如,有人说是地产经纪推高了房价,呵呵,如果真是这样,房价得天天涨,一天都不会休息。
以上风险,都是投资者敢于承担,而租房的家庭不敢承担的,房东对于租客来讲,是上述风险的保护神。因此,投资者获得了承担风险者应有的收获。投资者在应对上述可控风险的同时,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了财商,应了尼采的那句话“杀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大。”房地产市场也一样,单一风险发生时,房价会出现波动,市场温度会发生变化,但房价的趋势不变,房产市场崩盘一直停留在人们的讨论中。
现代人最承担不起的是货币贬值的风险。不要幻想回到金本位年代了,因为任何国家都不会放弃随意印钱的特权。纸币只能越印越多,20块钱能买到的食物会越来越少,购物车不会骗人。退休后社保的2万收入,会让所有只依靠社保生活的人,对菠萝包印象深刻。有收入的25岁到65岁之间的40年,就是该承担风险,为平衡一生的消费而努力,从而摆脱退休后啃面包的命运。

04 风险的终极防范措施

“我从未见过有钱的预言家。”——塔勒布《肥尾效应》。没有人能靠准确的预测来致富,不主动承担风险的人将难以成为有钱人,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理性投资”也是句正确的废话,因为至今没有一个人能正确地解释什么才算足够理性,怎么做才算理性,除了马后炮之外,事先应该如何理性。现代人所谓的理性,始于马克斯韦伯,那时的理性是与祛魅对应的,韦伯掀起了相信科学不迷信宗教的理性革命,但这个哲学意义上的理性却害了很多投资者。投资根本就不是一门科学,拿投资当科学的人,无论学问多高,多么理性,都能输掉背心。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是华尔街明星梅里韦瑟创办的,公司股东里包括因制定期权定价模式而获诺奖的罗伯特诺顿,他们的投资相当科学和理性,他们用极高的数学技巧算出来,鹅毛这类国家的主权债务违约概率是万分之一,

Видео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风险 王红雨 2023年2月25日 房东网线下活动演讲 канала 王红雨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19 апреля 2023 г. 18:28:23
01:06:20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