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 透過《法華經》的理觀,從根本上改變你的內心,離開我們非常熟悉的生死輪迴, 只是醒過來而已。 #淨界法師

法華經106

【學員提問】請師父慈示,學《法華經》對我們修淨土法門有哪些好
處?我們如何把《法華經》的思想運用到念佛中來?

【師父答疑】《法華經》當然最重要就是理觀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 點跟一般的點不一樣。

我們先談如果你沒有學《法華經》,你這個淨土宗會怎麼修。淨土宗 的修法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你要會念佛;第二個,你要會往生。這是兩 碼事,因為念佛面對的是佛號,往生你面對的是彌陀的本願功德。念佛我 們就不談了,各憑本事——你怎麼去專注,建立心中的佛號,你一句佛號 念誦聽,這個事修就不談了。

我們先談往生好了。你臨終的時候,佛號現前的時候,你的心態很重要。你必須做到一個標準,叫做順從本願。這個順從本願,淨土宗是要有取捨的,你要能夠離開娑婆,要厭離娑婆,要欣求極樂。欣求極樂這一塊我們就不談了,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你怎麼去借相修心,這個就不談。我們就談談厭離娑婆,因為這個是關鍵。

我們不是從零開始,我們是在無量劫當中,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地流轉,累積很多對娑婆世界的貪念,留下很多對娑婆世界美好的影像,然後才要想離開它。這是個困難點,的確有一點困難。而且要快速離開它,臨命終的時候,需要馬上做出選擇。所以,貪戀娑婆是我們淨土宗每一個人必須走出過去的一堂最艱難的功課。因為你不走出過去的妄想,你沒辦法迎接彌陀的光明。

那你今天,如果說你不修理觀,你就從苦樂的對治著手:因為娑婆世界是痛苦的,極樂世界是快樂的,所以我放棄痛苦,追求快樂。合理!但是有什麼問題?因為你沒有修理觀,你的內心是自我意識,活在自我意識,而自我意識本身就是隨順於生死輪迴的,所以你的修學變成怎麼樣?

變成逆流而上。你的心本質是隨順生死,然後你要抗拒生死,用佛號去對治它,靠你的信心,那就很困難了。因為你的本質是隨順生死的,因為自 我意識,你的心本來是攀緣的,那你只能靠「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靠很多的佛號,靠對阿彌陀佛的信仰、信心,靠你這種事修的願 力,來建立一種抗拒強大的生死輪迴的力量,逆流而上。這個是事修法 門。

如果你透過《法華經》的理觀,從根本上改變你的內心,把自我意識的模式轉成清淨心、菩提願,你的心是順從菩提。而極樂世界跟無上菩提是一條路的,就是往生是三百由旬,成佛是五百由旬,這整個是一佛乘的。所以你的心已經調整成不是順從娑婆,你只是面對如夢如幻的娑婆世界留下的影像,要面對而已,但是你的大方向是順從無上菩提了。順從無上菩提,你馬上能接受、順從本願,不需要理由,就是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不必靠苦樂的對治。因為我要成佛,所以我要往生。而這個思考是更高的高度了。這樣大家聽懂了嗎?

就是你修《法華經》以後,你會有一種成佛的意樂,就是你的心已經 是隨順無上菩提了。所以你從隨順無上菩提,要隨順於彌陀本願 就相對 容易。你不學《法華經》,你的心是隨順生死輪迴。你本來心往這邊走, 要把它拉回來,要逆流向上,要把隨順生死的心轉成隨順往生的心,困難!

就三種隨順,隨順菩提,隨順本願,隨順生死。你看,有一句話很重要,說「生本無可戀,死亦何須厭?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當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要離開我們非常熟悉的生死輪迴,就算你的準備非常夠, 你已經知道娑婆世界是痛苦的,它傷你太深,但是你臨命終真的要離開它的時候,你心中還是有糾結,因為你認為它是真實的——它是真實的,我要離開它!但是,如果你認為本來就沒有生死,你就很好離開——本來就 沒有生死,人生是一場夢,我只是醒過來而已。這樣是不是比較容易離開?所以理觀的好處就在這裡,它從根本上心態改變了。

這個地方很重要,諸位!你不修理觀,你臨終這一關,你從一種順從娑婆要轉成順從本願,是一個大難題。因為你跟往生的願力的方向是相反的,然後你靠你的事修要把它調整成一樣,是困難。但是你學《法華經》,如果你把這個清淨心菩提願學會以後,你跟往生是同一個方向,本 來就同一個方向,它很好轉過去。就為菩提道求生淨土,相對容易。大家 體會一下。

Видео ★ 透過《法華經》的理觀,從根本上改變你的內心,離開我們非常熟悉的生死輪迴, 只是醒過來而已。 #淨界法師 канала 法喜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13 февраля 2023 г. 15:25:00
00:06:32
Другие видео канала
迴光返照,三乘一乘此心同;如果落入因緣法,那三乘一乘的因緣的確不一樣.  (從三界火宅的譬喻當中,信受三乘跟一乘是同一個道法,那麼一切的三乘的方便最終都是可以成就佛道) .   #淨界法師迴光返照,三乘一乘此心同;如果落入因緣法,那三乘一乘的因緣的確不一樣. (從三界火宅的譬喻當中,信受三乘跟一乘是同一個道法,那麼一切的三乘的方便最終都是可以成就佛道) . #淨界法師離開三界以後,你要修什麼?   #淨界法師離開三界以後,你要修什麼? #淨界法師禪定沒有我空的加持,這個福德不是真福德,是薄福德 。  (《法華經》中色界天人的「飲血噉肉」是指什麼?)   #淨界法師禪定沒有我空的加持,這個福德不是真福德,是薄福德 。 (《法華經》中色界天人的「飲血噉肉」是指什麼?) #淨界法師★離開三界只有一道門,就是我空之門 (修行最怕你找不到問題在哪裡,就盲修瞎鍊。佛弟子最怕浪費時間。一輩子這邊那邊修修,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業力要怎麼帶走,你不知道)#淨界法師★離開三界只有一道門,就是我空之門 (修行最怕你找不到問題在哪裡,就盲修瞎鍊。佛弟子最怕浪費時間。一輩子這邊那邊修修,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業力要怎麼帶走,你不知道)#淨界法師成就以下四法,其實就等於成就普賢行願了 #淨界法師成就以下四法,其實就等於成就普賢行願了 #淨界法師你的身口意只要跟三寶接觸,就隱隱約約有一種力量在障礙你,這肯定跟謗法有關係,障道。 #淨界法師你的身口意只要跟三寶接觸,就隱隱約約有一種力量在障礙你,這肯定跟謗法有關係,障道。 #淨界法師每一個人都是在開顯自性的功德,就叫平等。   #淨界法師每一個人都是在開顯自性的功德,就叫平等。 #淨界法師我們在調心的時候記得,你不能去斷滅它,你要把它疏導,把有為的快樂轉成一種無為的快樂。   #淨界法師我們在調心的時候記得,你不能去斷滅它,你要把它疏導,把有為的快樂轉成一種無為的快樂。 #淨界法師業力帶動無明,無明又帶動業力,那我執跟業力就沒完沒了了。   #淨界法師業力帶動無明,無明又帶動業力,那我執跟業力就沒完沒了了。 #淨界法師要從聲聞道轉到菩薩道,最關鍵的觀念就是,要能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淨界法師要從聲聞道轉到菩薩道,最關鍵的觀念就是,要能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淨界法師修學為什麼不能一直停留在修善法、修空性上?   #淨界法師修學為什麼不能一直停留在修善法、修空性上? #淨界法師佛陀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開顯一心真如的真實義,而要先施設種種方便?      淨界法師佛陀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開顯一心真如的真實義,而要先施設種種方便? 淨界法師每一個法門都具備:外在的因果、內在的自性。         淨界法師每一個法門都具備:外在的因果、內在的自性。 淨界法師我們學佛法應該是要一鼓作氣,說實在,就是打鐵趁熱。因為業力是不可掌控的。 法華經-信解品-窮子的表法  #淨界法師我們學佛法應該是要一鼓作氣,說實在,就是打鐵趁熱。因為業力是不可掌控的。 法華經-信解品-窮子的表法 #淨界法師判定穢土跟淨土的兩個指標。    淨界法師判定穢土跟淨土的兩個指標。 淨界法師聽《法華經》有哪六難?       淨界法師聽《法華經》有哪六難? 淨界法師為什麼跟三寶結緣至關重要?       淨界法師為什麼跟三寶結緣至關重要? 淨界法師生命的可怕不是生命本質,而是你不知道它的真相-- 法華經『火宅喻』的「長者見火」表法2.       #淨界法師生命的可怕不是生命本質,而是你不知道它的真相-- 法華經『火宅喻』的「長者見火」表法2. #淨界法師接受《法華經》的,只有哪兩種人?  #淨界法師接受《法華經》的,只有哪兩種人? #淨界法師怎麼樣「不移本習,而示真實」呢?蕅益大師就引用天台的教觀,叫做 「一切法趣」。這句話很重要,不容易理解,但是你把它聽懂以後,對你操作很有幫助。    #淨界法師怎麼樣「不移本習,而示真實」呢?蕅益大師就引用天台的教觀,叫做 「一切法趣」。這句話很重要,不容易理解,但是你把它聽懂以後,對你操作很有幫助。 #淨界法師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