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第34屆祈願法會【大乘布薩律儀祈願儀軌】3

第34屆祈願法會
【大乘布薩律儀祈願儀軌_(3)】
#尊聖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尊者🎓
印度菩提迦耶🛕噶舉大祈願會場

#大寶法王噶瑪巴尊者:
簡單介紹一下《三蘊經》,這是一位菩薩的重要行持,所謂「三蘊」,是「頂禮、隨喜與迴向,當一位菩薩違犯墮罪,要念誦的就是《三蘊經》,也就是〈三十五佛懺悔文〉,如同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提及,以念誦《三蘊經》來淨除違犯戒律。

印度傳統是當造重罪時,才會念誦,西藏傳統是每天會念誦,因此過去一些印度大師到西藏後,發現他們天天念誦,還覺得是不是西藏人都罪孽深重呢?總之,從無始以來至今,我們都造作各種罪業,可說長期以來,在各方面都造下無量重罪,而各罪業中最重者,也就是違背三種戒律的罪業,這是相對重的,因此,為清淨這樣違犯三種戒律的過患,一位菩薩當以念誦《三蘊經》來懺悔。

一、 頂禮支:
首先,是向三十五佛「頂禮」,每尊佛都有其特殊功德,此處不多說,總之三十五佛是我們禮敬、禮拜的對象,這也是「懺悔四力」中的「依止力」,要發露懺悔往昔所有造作的罪業。
總而言之,很多時候我們一生中造下多少業是不可知的,無論你記得與否,都要在三十五佛前懺悔,因為佛陀是遍知的,沒有什麼是佛陀不知曉的,諸佛菩薩都知道我造作何種罪業,以此心念來懺悔。我們可以看到祈願法會兩邊都有佛像,就是「三十五佛」,因此,要觀想「真的諸佛就在我們前方出現」,帶著此心來懺悔。

二、 隨喜支:
第二是「隨喜」,透過「隨喜」可以積聚無量福德,對於過去諸佛菩薩、二乘行者、一切眾生所造作的任何善行,我們都要隨喜,若能如此做到,經典中開示,我們也會因此得到相同善業。
恰美仁波切在〈極樂淨土願文〉中就提到,對於各種善行,我們可藉由「隨喜」諸善,而得到相同福德。但若不具備這樣福氣,其實很難得到相同福德,舉佛陀為例,我們隨喜佛陀的福德,但因為修持程度遠不及佛陀,因此是無法得到相等於佛陀的福德的,但我們仍能透過隨喜,而累積很多福德。

三、 迴向支:
第三是「迴向」,也就是我們造作的一切福德善業,都要迴向菩提,都要祈願一切眾生成就圓滿佛陀果位,在累積善業之後,我們常常為了避免生起嗔心或後悔之心,或錯誤迴向,讓善業、福德因此毀壞、浪費,因此要儘速做迴向。

所有菩薩的修持,可說都包含在這「三蘊」之中,由此原因,希望大家仔細念誦。

TH134-03

Видео 第34屆祈願法會【大乘布薩律儀祈願儀軌】3 канала LIFETV ch-2生命電視台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27 февраля 2023 г. 11:00:26
00:52:29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