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悟顯法師 念佛開示 【 要怎麼無我 】

悟顯法師 念佛開示 【 要怎麼無我 】

講經內文節錄:

那個世間人講的說,做人你要懂得謙虛,那麼我們佛法裡面所說,教你學佛要懂得「心空」,心空就是無我,無我才真正做到究竟的虛心,可是世人不敢無心,以為無心以後,他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個就是一種習氣,從無始劫以來,執著有這一念「我」,而這一念我,實際上佛在《圓覺經》上告訴我們,就是一念證取的心,證知有法的心,所以稱為「虛妄的我」,它是因為有外塵而來顯發的,並不是真實存在。

…..所以佛門講的「無我」,是把你的這些錯誤的知見放下來 ,隨順正知正見,隨順大乘,隨順一乘了義,要知道諸法即心自性,只隨順佛知佛見,所以是把它轉過來,那在隨順的當中,沒有證取之心,因為你有一念證取的心,馬上這個「我」立刻現前,所以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你要是存有知見,存有絲毫見解,總然是圓成實性,也變成遍計所執,也變成虛妄相想,意思就是:縱然你佛知佛見,也變成我執我見。

所以佛法講的,教你隨順正知正見,因為這個正知正見是事實真相,法爾如是,不用你用心在那裏證取,在那裏起解,當然要做到這一層功夫,需要一段時間的用功,所以我們剛講的,你在生活上,你的意見不要太多,你的世間的這些看法想法,不要太多,有這些想法你都要放下。

你要覺悟到,這些世間的情想,你個人的感受,你個人的看法,你對佛教的看法,你對祖師大德的看法,這些都是障道,障礙你成佛,障礙你明心見性,要能這樣學,才算是虛心的,碰到同參道友提醒你,善知識教你,甚至有的對你比較好的,教訓你,你要懂得,要能夠回改,能夠轉變,不是口頭上懺悔應付,這個不是真正做到我們佛門講的無我,也不是忍辱啊,你這種行為只是在隨便應付,隨便應付,那你的道業就不會成就,到後來你學了幾十年了,還是迷或顛倒,所以當同參道友提醒你,佛在經上教導你,祖師在經上教導你,或是你的和尚,正知正見在告訴你,那你錯,你悔改,不能口頭上應付,真正悔改,真正改煩惱改習氣,這個才叫做虛心受教,才叫做謙虛,才叫做無我。

不是裝得很客氣,那個沒有用啊,你在怎麼裝,那個我還是存在,所以世俗的人,他不會修行,不知道怎麼修,總是用應付老闆的那一套,應付客戶的那一套,學生在學校應付老師的那一套,拿來學佛,所以為什麼學佛學了很久,始終煩惱還是一樣,還是一樣,這講的算是客氣,實際上是煩惱越來越重,因為他的「我執」越來越大,到後來,只要一點境界來,他就沒有辦法接受,他就要起貢高我慢 ,所以修行你要會修,世間人講謙虛,我們佛門講無我,世間人再怎麼謙虛,還是沒離開我,我們佛門裡面講無我,是真正把煩惱習氣,從心地上給轉過來,從你的認知上放下 ,你從前執著的,從前你在意的,這個上面,你統統放的下,統統把它看破,這個就做到無我了,所以其實不會很難哪,再加上經教的熏習 ,你就知道「法性真我」,悟得法性真我,自然就無我了 ,因為不做任何知解,不做任何的證取,那自然就做到無我了,所以大乘佛法非常巧妙,你去想利益眾生,還是有一個「我」在利益眾生,有一些人他教你無我,實際上並不是真正佛經上教的究竟的方式,經典上告訴你,眾生跟自己同一法性,無佛無眾生,不是只去想到利益眾生,那還是有一個我在利益眾生存在啊,或是滅了這個我,而去想眾生,以眾生為我,這個還是墮在我見當中,所以不能夠做到眾生跟自己完全消亡,所以佛法講的這個微細之處,你就要懂得….

Видео 悟顯法師 念佛開示 【 要怎麼無我 】 канала light bright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23 июня 2015 г. 8:38:28
00:13:42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