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大秦赋历史知识之二,秦代的刑罚与婚姻制度

大秦赋历史知识之二,秦代的刑罚与婚姻制度,今天我们继续谈一点与秦国相关的历史知识。以便我们在观剧的同时,了解相一点有据可查的历史。其实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大多凭借自己的想象,即便是史记这样的宏伟巨著,也无法完全描述历史的真相。所以永远都不要相信所谓的历史真相,书写下来的历史只是作者或是那个时代对过往的踹度,杜撰,甚至是捏造,尤其是中国的历史,从来都是官本位,所谓的真相,只能靠自己去想象了。
关于秦国,电视剧大秦赋的描述越来越没边了,甚至是开始胡说八道,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千万别当真。
我们还是挑一点靠谱的说说吧:
所谓靠谱的,也不过就是史书上有记载的。
秦国统一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今天我们认定为是秦一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但如果身处那个时代,这一切都是对民意民风的摧残,对文化的扼杀,完全违背了圣贤: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的仁爱,所以今人或称秦人之功,然过往2200多年,世人皆视秦残暴邪恶,从来无人对秦人歌功颂德,开始有人对秦始皇歌功颂德的历史不过始于上世纪中期。

今天我们来看看秦国的刑罚:
秦人从商鞅开始,一直到李斯,大部分时间都是坚持法家库吏治国,刑罚至上。

秦代的刑罚:

对于官员和士大夫:主要是贬值,夺禄,降职。表现不好的,有失职行为的官吏。国家降低其爵位。消减部分或所有俸禄,降低职务等等。

而秦国刑法及其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具体手法丰富多样。

主要是以下内容:
鞭打,最轻的处罚。鞭打数量不一。打多少下,有具体的标准,然有的时候是依据执法者的心情,心情好少打,心情不好往死里打

肉刑,伤害人的肢体。使人残废。
刖刑,把罪犯的脚砍下来。
膑刑,挖下人的膝盖骨,让受刑人一辈子站不起来,历史上受此行最有名的就是军事家孙膑了,他是在魏国,被庞涓陷害,而受此刑,孙膑后来逃到齐国,依赖轮车指挥作战,成就了一代战功赫赫的军事家。
黥刑,在罪犯脸上刻字。受过这个刑罚,我们最熟悉的是水浒传里的武松。

劓刑,把罪犯的鼻子割下来,历史上楚怀王的宠妃魏美人受过此行,据传说,秦灭了六国之后,许多被俘获的六国的军士和百姓被施以劓刑。

宫刑,把罪犯去势,这里面最有名的当然要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了
死刑--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死也要让你死的丰富多彩,尽量让人不得好死。

赐死,惩处高级官员和皇室贵族时常使用。历史上享受这一待遇的达官显贵很多,和珅是其中一位。

生埋,也叫坑杀.把人活埋,秦军对战俘常使用。秦始皇焚书坑儒对术士亦是坑杀,一次性杀多人,坑杀是最省时省力的。

车裂,把人四肢分别绑在几辆车上。撕裂。《吕不韦列传》中记载了嫪毐确被车裂和灭族,最初在秦国施行变法的商鞅也是被秦人车裂的。

弃市,在闹市斩首,还要陈尸数日,不准罪犯家属收尸。

腰斩,把罪犯拦腰砍成两半。短时间人死不了,直至疼痛而亡。一代名相,帮助秦人统一六国的功臣李斯,被秦人腰斩。商鞅使秦强,李斯使秦成霸业,结果却是一个车裂,一个腰斩。连个赐死都不给,足见秦人之残暴。

株连,在战场上士兵几人一组。一人犯法,一起惩处。官员犯罪,家属连同处罚,最狠的是珠帘九族,一个不剩。

还有一个扑杀,直接摔死,秦王对同母异父的两个弟弟,皆扑杀之。

这个话题过于暴虐,下面我们谈点轻松的话题:

古代中国男人能娶几个老婆:
凡婚姻之事,当大事,必要合乎礼法,中国的礼法无例外,皆始于周公。
到了战国,即便是周王室失势,礼坏乐崩。列国在婚姻制度上依旧是沿袭着西周时的规制礼法:

周公礼法制度森严,对每一阶级各个方面都四有明确的限制。服饰、饮食、奴仆、包括妻妾的数量。基本原则是这样的:
天子娶十二女,三夫人九嫔;上公诸侯娶九女,一妻八妾;侯、伯诸侯只能娶七女,即一妻六妾;子、男诸侯只能娶五女,即一妻四妾。

士以下的普通百姓绝对不可能一夫多妻制度的。秦国商鞅变法里面有一条就是推行一夫一妻制。
真正确立三妻四妾制度的是明朝。不过当时的明朝也并不是规定所有的人都是可以三妻四妾的,而且针对于那些士大夫而言的。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三妻四妾中的三妻指的是“一发妻二平妻”;四妾指的是“四偏妾”。加起来也就是七个老婆,这也就是为什么韦小宝是七个老婆的原因了。但是想要有这种待遇还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地位不够的话是不能享受的。
其实我们的婚姻规制最放开的,反倒是民国,民国的时候法律规定只能有一个妻了,剩下的都是姨太太,但对姨太太的数量没有限制。只要你有钱你想娶,有能力娶就可以。
至于秦王政的后宫,我们知道的,皆源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开脑洞之作,《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由此可见杜牧的想象力不是一般的丰富,若让他编剧拍这个大秦赋,必能越发的引人入胜,史书上有记载名字的秦始皇儿子有扶苏、胡亥、将闾、高,一共四个。即便是依据传说秦始皇有儿子23人,女儿10人。按照这个子女的数量,秦始皇还是极有可能遵循了周公的礼制,即--天子娶十二女。
《春秋公羊传·庄公十九年》中就曾经描写到,诸侯能取到九个女人,其实还是沾了原配老婆的光,原配嫁过来的时候,会带着两个媵(妃嫔媵嫱),也就是小妻,而每个小妻又有两个陪嫁女,这样算来,再加上原配自己的两个陪嫁女,这不刚好就是九个人嘛,当然这只有诸侯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所以春秋战国,虽然说有“一夫多妻”的说法,但是一般人哪怕是一般的官员都绝非易事,“庶人”也就是平民百姓,更是想都别想。

关于婚姻制度,汉蔡邕所写的《独断》也曾描写过,“卿大夫一妻二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啥意思?就是说即便你有特殊贡献,最多也只能娶八个妾;“士一妻一妾”,说的是有点儿身份和地位的人才可以娶一个妾;我们普通老百姓是不可以娶的,“庶人一夫一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一夫一妻制了。
元朝大概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有明文规定老百姓不准纳妾的朝代。但是当时有一位叫谭澄的人,他是忽必烈时期的农业部高级官员,他特别的受到当时老百姓的尊敬,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为老百姓解决了衣食温饱问题,而是为他们的香火后代着想,斗胆像忽必烈上书,要求农民兄弟也允许纳妾,不过后来貌似没得到批准。
严格意义上来说,历朝历代男人纳妾是有非常严格规定的,影视电视剧中的韦小宝有七个老婆,但是按照当时大清的律法,他是要被杀头的,当时有明文规定:亲王侧福晋三人,至于老百姓,如果说四十岁之后还没有子女的话倒是可以娶一个妾,条件是有钱,娶得起。
在古代只有穷苦人家的孩子才会出去做妾,至于电视剧中说的什么为了爱情愿意为小妾,都是编剧脑洞大开想出来的情节。因为在古代做妾必须要伺候到正妻死了才有可能转正。
总结下来:中国古代士大夫往上实行一妻多妾制,庶民从来都是一夫一妻,三妻四妾的传说始于明代,但级别不够,无法享用,老百姓吗,历朝历代都是一夫一妻。平民真正享受三妻四妾只在民国时代,只不过是换了个马甲,不称为妾,为一妻多姨太制度,但这个制度依旧只适合有钱有地位的人,否则怎么养得起。
中国男人都想多娶几个老婆,其根源其实不在男人身上,而是因为女人是劳动力资源的生产者,我们自古就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依赖庞大的劳动力资源,那时没有试管婴儿,男人也无法自体有丝繁殖,在那个年代一夫多妻制,是实现劳动力发展壮大的最有效机制。
好了,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下次见。

Видео 大秦赋历史知识之二,秦代的刑罚与婚姻制度 канала 费墨说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23 декабря 2020 г. 11:14:00
00:15:07
Другие видео канала
特别的天象/令我迷惑/本不该发布的视频特别的天象/令我迷惑/本不该发布的视频中国不是中国,china 不是瓷器---费墨说中国不是中国,china 不是瓷器---费墨说惊世盗墓大案,当代“摸金校尉”的葵花宝典,费墨说惊世盗墓大案,当代“摸金校尉”的葵花宝典,费墨说古代中国人男女皆穿开裆裤,并且发明了丁字裤,费墨说---穿着开裆裤的中华文明古代中国人男女皆穿开裆裤,并且发明了丁字裤,费墨说---穿着开裆裤的中华文明旗袍不是中国传统服装,是地道的舶来品,费墨说--上世纪30年代,十里洋场诞生的洋服旗袍旗袍不是中国传统服装,是地道的舶来品,费墨说--上世纪30年代,十里洋场诞生的洋服旗袍中国年的讹传--费墨说,胡编滥造的传说,中国年不是怪兽,是庆丰收中国年的讹传--费墨说,胡编滥造的传说,中国年不是怪兽,是庆丰收大师教授对唐诗的误解--费墨说,一个错别字误导了《百家讲坛》专家学者大师教授对唐诗的误解--费墨说,一个错别字误导了《百家讲坛》专家学者费墨说/萧元大案中隐秘的角落及那些失窃的国宝之二费墨说/萧元大案中隐秘的角落及那些失窃的国宝之二我是一只翻白眼的小小鸟/那些失窃的国宝/费墨说?谁是八大山人我是一只翻白眼的小小鸟/那些失窃的国宝/费墨说?谁是八大山人与爱情无关的“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费墨说---明明是兄弟情深,被误解为爱情与爱情无关的“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费墨说---明明是兄弟情深,被误解为爱情費墨說--古董開箱之三;宋代建盞和“警世沉船裡的青花瓷”費墨說--古董開箱之三;宋代建盞和“警世沉船裡的青花瓷”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费墨说---苟且的古汉字含义颠覆了你的认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费墨说---苟且的古汉字含义颠覆了你的认知古代中国人过年不吃饺子,吃咖喱/费墨说之以讹传讹十日谈古代中国人过年不吃饺子,吃咖喱/费墨说之以讹传讹十日谈《论语》的误解和讹传--费墨说,(朱元璋认的祖宗--朱熹误导了我们近千年)。《论语》的误解和讹传--费墨说,(朱元璋认的祖宗--朱熹误导了我们近千年)。圣诞节特辑/隐藏在圣诞节背后的秘密/费墨说圣诞节特辑/隐藏在圣诞节背后的秘密/费墨说网络世界里充斥的讹传,信息爆炸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谣言和谎话--费墨说以讹传讹十日谈网络世界里充斥的讹传,信息爆炸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谣言和谎话--费墨说以讹传讹十日谈青藤知否?齐白石欲赖你门下做走狗青藤知否?齐白石欲赖你门下做走狗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博物馆文物失窃918大案--费墨说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博物馆文物失窃918大案--费墨说古董開箱之二---以物開悟,費墨說古董開箱之二---以物開悟,費墨說外八廟故宮文物失竊大案--費墨說之博物館驚魂夜系列外八廟故宮文物失竊大案--費墨說之博物館驚魂夜系列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