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文殊師利菩薩 完整介紹

文殊師利 是梵語「Man~jusri」的音譯,簡稱文殊,意譯為「妙德」或「妙吉祥」,因為他出生時家中出現了許多瑞相,故以此而得名。
文殊是舍衛國婆羅門梵德長者之子,他的相貌莊嚴,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是智慧的化身,隨佛出家後,自然而然地便成為眾佛弟子中的上首,在菩薩眾中也堪稱為第一大士,其被視為如來法王之子,故又有「法王子」的尊稱。
在大乘佛教裡,文殊常與普賢菩薩侍佛左右。
文殊在左,代表智、慧、證;
普賢侍右,代表理、定、行,
二者共詮如來理智、定慧、行證的完備圓滿,
而三者則共稱為「華嚴三聖」。
一般常見的文殊菩薩相多為頭頂五髻的童子形貌,表示如來五智久已成就,但以本願因緣故,示作童真法王子形貌。

此外,菩薩右手執持金剛寶劍,
表示以智慧劍斷除一切無明煩惱,
左手端握青色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一部,
表示不染諸法三昧,以心無所住故,即見實相。
菩薩亦常以獅子為座騎,獅子表示智慧之力威猛無比;
或以蓮花為台座,表示清淨無垢染;
或乘金色孔雀,比喻飛揚自在。
在中國,佛寺道場中的僧堂或戒壇,偶爾可以看到現出家僧貌的文殊相,僧形文殊主要是以弟子的身分,協助佛陀推行教化。
三世覺母
文殊菩薩雖現菩薩身,實則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當中皆已成佛,
如過去世號為「龍種上尊王如來」,
現在世則為「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未來世則號「普現佛」,以是之故文殊又被稱作「三世覺母」。
在許多經典中,都推崇文殊為諸佛之師、諸佛之母,不僅因其智慧超群,更因其悲願深廣。文殊曾發誓言:「諸佛之中,若有一位,從初發心以至圓成佛道,非文殊之所勸發,文殊則不成佛。」由此可見其度眾悲願之廣大。

Видео 文殊師利菩薩 完整介紹 канала 蔡梅妃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8 мая 2018 г. 6:30:53
00:26:15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