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清明掃墓恐成防疫破口,改變才能趨吉避凶

武漢肺炎(COVID-19,2019新型冠狀病毒)不斷延燒,義大利9日因新增武漢肺炎確診病例1,797例、死亡97人,累計確診病例9,172例、死亡463人。光是義大利就佔了中國以外的全球武漢肺炎死亡病例(862例)一半以上,因疫情失控 義大利宣布全國封鎖。
台灣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經表示,在中國的台商可能會於清明節回台掃墓,台灣防疫量能將面臨考驗。對此,大家擔憂清明連假會不會造成另一波群聚感染?其實遠在台北都會區對於一切井然有序的祭拜環境還可透過相關的塔樓、掃墓公車等採人數控管、分流,稍稍舒緩壓力,但是對於偏遠沒有妥善規劃的偏鄉塔位卻完全不是這一回事,現在讓我們透過影像來回顧一下位於中部偏鄉的兩個塔位車流及人潮的狀況,相信大家就會知道清明掃墓模式已經是非改變不可的嚴重問題,先不談冠狀病毒的防疫,從影片中看到光是臨時停車場的空氣汙染就足以讓人呼吸道致病,因為停車不到半小時整個車身就已被滿滿灰塵覆蓋,這可不是特例,而是很多偏鄉過去的狀況,再加上從遠方歸鄉掃墓的人潮很可能使病毒交叉感染,如果走到這一步,連找出病毒的來源幾乎已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今年掃墓模式如果不改變,必定造成防疫的大破口,因此各相關行政機構,除了鼓勵民眾線上掃墓外,可能可以更改掃墓時間,比如和中元節合併舉行,另外由鄉鎮公所或各塔樓管理單位約定時間同時為所有塔位祭拜,而家屬則在同一時間在家遙祭,免得造成台灣引以為豪,好不容易才穩住的防疫成果破功。
在此全球疫情嚴峻的當頭,不只政府要勇於承擔,人們對傳統習俗也要跟著改變。
再談此次病毒之傳播,雖然有陰謀論之稱,但是不管是真是假,病毒來自野生動物卻是不爭事實,而歷來最嚴重致人於死地的病毒都和動物直接相關,不管是野生或經濟動物都是病原寄生宿主,WHO共宣布6次國際公衛緊急事件,其中2009年的新流感病毒(H1N1)、2014年西非和2019年剛果伊波拉病毒(Ebola)以及現在的武漢肺炎,這些感染人類的新興病毒不是來自養殖動物,就是來自野生動物。因此在此防疫關頭,人類必須重新省思肉食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生態的危害,屏棄肉食才是正確的選擇,如果真的一時無法放下肉食,最少也該少肉多蔬,否則就算過得了新型冠狀病毒這關,下次再出現的病毒會越來越厲害,加上暖化後永凍土溶解下千萬年前的病毒再次釋出,人類沒有任何的抗體可以抵抗,未來的生存之路會越來越艱險,全球性的新型冠狀病毒只是序曲,這是攸關人類整體生命存亡的轉捩點,各國主政者必須深切體認,也該是各國做出改變的時候了,期盼各國政府都有未雨綢繆的智慧與勇氣,而這能否成功,也要視全體人民配合執行的程度而定。

Видео 清明掃墓恐成防疫破口,改變才能趨吉避凶 канала 欖仁居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10 марта 2020 г. 18:29:54
00:04:46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