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劉克襄的小站之旅|搭火車回台灣E112】北迴線 原鄉 板下 練習曲

‧主題:山海間部落秘境
‧主持人:劉克襄/中央社董事長、詩人、自然觀察作家

橫跨宜蘭縣與花蓮縣的「北迴線」,起於「蘇澳新站」,止於「花蓮站」。

「3大原民部落」由北而南分布於宜蘭縣境內的「東澳站」、「南澳站」與「武塔站」。從山區移居蘭陽平原附近的泰雅族,在「東澳站」豎起「飛鳥」當地標,牠是從粉鳥林漁港捕獲的下雜魚中,早年被用作肥飼料的一種,以汽油桶曬乾後再烘烤,現已成為特色伴手禮。

從「南澳站」往東走2公里,在朝陽漁港的魚市場尋海味;往東則可探訪包含碧候、金岳、金洋等7個原民部落,他們自給自足出新的生活可能性。

鄰近「武塔站」的武塔國小旁,有依祖靈信念而搭蓋的泰雅族「獵人家屋」,另一端坐落著被傳誦淒美故事的「莎韻之鐘」,用歌曲與電影紀念著1938年,因替收到徵兵令老師搬行李,而被溪水沖走不慎失足溺水的流興部落少女。

在幽微之中穿越隧道,抵達宜蘭縣尾端的「漢本站」,海風緩緩傾訴一位騎單車壯遊男孩的邂逅,那是電影《練習曲》經典場景,潮汐間蟄伏著最深層的藍,暖暖的黑潮象徵著豐收吉兆。在日治時代的驛站「白分」附近,是泰雅族與太魯閣族混居的澳花村。

進入花蓮縣的頂端,設有水泥廠的「和平站」與「和仁站」海邊,或許能不經意地遇見叫聲嘹亮的環頸雉。由「崇德站」緩緩下山,探訪秘境板下海灣,以及遼望畫家陳澄波送給卸任總督上山滿之進的《東台灣臨海道路》實景。

由「太魯閣站」改名的「新城站」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與峽谷,走逛因1杯佳興冰果室檸檬汁而鬧騰的老街,參觀日式和風建造的天主堂,雖然神社已毀,但斑駁的石燈籠座與鳥居殘跡仍在。有可能遇見獨立書店「練習曲」的胡教練,剛好在教部落孩子們打棒球。

「新城站」往南與終點「花蓮站」之間,有網紅最愛的打卡點「景美站」與「北埔站」,那是現代與傳統對話的交流空間。

▶PODCAST聽這裡:https://reurl.cc/qkNL6p
▶網友都在討論什麼:https://reurl.cc/V812ZR
▶節目影片:https://youtu.be/poIyoccwPBw

‧後製團隊:中央社影音中心
‧外景拍攝:洪凰鈞
‧剪輯:洪凰鈞|‧照片:洪凰鈞|‧文字:張若瑤

▶喜歡這個節目,請訂閱「中央社好POD」留下五星評價。
▶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

▶「搭火車回台灣」劉克襄圈粉:https://www.facebook.com/avian007
▶意見信箱:cnaonpodcast@gmail.com

Видео 【劉克襄的小站之旅|搭火車回台灣E112】北迴線 原鄉 板下 練習曲 канала 中央社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4 марта 2023 г. 10:31:59
00:12:23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