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 清淨鼻根 聞種種香 - 20240514 第1675集

00:00 清淨鼻根 聞種種香
00:53 ⊙謂鼻能嗅聞,能通出入息,息出則能取香,息入則能聞香,出入之中無能,故曰而闕中交。所謂三分言功,而缺中交一分之德,故知鼻根惟八百功德。

用心看,前面的耳根已經結束了,我們耳朵要如何來聽法?聽來的,好的聲音、不好的聲音,內容是讓我們生氣、歡喜,我們都能夠如何將它善解。耳的功德是千二百,接下來,那就是鼻,鼻「謂鼻能嗅聞,能通出入息」,它能聞,我們的鼻子的功能就是聞,聞出了是香的、是臭的。它有這樣的功能,香臭,鼻能夠去分別。

所以鼻又有一項,能夠出入息,我們常常一句話說,人只是爭一口氣,一口氣出去,若沒有進來,就是這輩子就休了,還有什麼好爭?我們只是一個呼吸,出入而已。這就是我們的生命中,通透的一項功能。

所以,「息出則能取香,息入則能聞香」,我們這鼻子,若這樣有呼氣出去,再進來,不論是取香,來聞聞看,用心聞聞看,這樣我們就能夠聞到這個氣味,是香、是臭,是人歡喜,是人不歡喜的氣味。很多種的香氣,或者是香氣混合起來,這種香不是單獨一種花的香,應該有樹中透出的香,而這個香應該是樹根的香等等。

一種植物之中,它就有各種,葉子的香、花的香,樹的香,樹的香,那個枝幹的香或者是根的香,有各種不同。有的人能夠聞,不必看,就是聞,就知道這種的香味,是什麼樣的樹,是樹枝、或是樹幹,或是樹根,他們都有辦法聞。這就是鼻出入的功能,能夠呼吸之外,就是能夠聞香臭,這就是鼻,我們鼻的功能。

所以,「出入之中無能,故曰而闕中交」,它的功能就是這兩項而已。而這個「闕」,那就是我們鼻子的構造,中間是空的,就是像我們這道門,或者是兩道門,一道門,那就是中間也是空的,兩道門,這中間也是空,所以它有通透,能夠通的那個洞。

大家摸摸鼻子看看,一個鼻兩個孔,這個洞把香氣,這樣透進去來分別。呼吸也是一樣,所以這個鼻它就是有那個孔,中間這個洞,所以「出入之中無能」,這個洞沒什麼就是空空的,若將它塞起來就有東西,就沒有功能,所以這個洞裡面就空空的,沒有容於什麼,所以「故曰而闕中交」。兩邊鼻孔總是出入,你將一邊塞起來,還是一邊,還是一個洞,這總是鼻的功能就是聞,聞出外面來的東西。

所以,「所謂三分言功,而缺中交」,這鼻子就是兩個(孔),將它隔開,所以中間不是整個一項,它就是兩個鼻孔。所以「缺中交一分之德」,本來這個鼻,應該就是它的功能,將它分成三種,譬如出入的功能。入與出之間,出去之時,那就是取香,就像我們伸手要去拿東西,手伸出去,東西拿進來,所以它說「出入」,同樣的意思。

若要聞香就是氣要出去,才能吸收它的香味進來,所以有進出那個息,取息,取味,意思就是這樣。它的功能就是能夠出去、進來,取香味,分別它的氣味,所以才說它中間都沒有什麼作用,就是這樣而已,所以一分之缺中交,中間就沒有再做什麼作用,所以稱為「缺中交一分之德」,欠缺了中間一分的德,就是中間都沒有什麼,所以欠缺了。

所以說起來,「故知鼻根惟八百功德」。鼻根唯有八百功德,耳根有千二百,為何鼻根八百功德?因為耳根,他兩邊耳朵各有功能,你若摀一邊起來,這邊的聲音,或者是有的一邊已經失靈了,他一邊還可以去分別聲音。

尤其是聽來的聲音,可以將它善解,法能夠入心,使我們的心意能夠入道,這就是耳根它的功德比較廣,能夠成就我們的慧命。而鼻呢?它的功能就是聞香臭與出入息,其他就沒有什麼,這是它一個缺,所以成為八百功德。

我們若對這項,可以很細膩去了解,我們就能夠清楚,法,在這個法之中的用處,就是字字都是很精,沒有的就是沒有,為我們分析沒有作用的;而有作用的又增加什麼作用,它就是有這樣的功能。有功能的多少,沒有功能的多少,我們很需要的、精要的,我們要注意去將它好好地應用。沒有的,我們不必強求。

不是耳朵兩邊摀起來,用鼻子來聽,當然沒辦法。功德四項之中,鼻就缺了一項,它就僅僅有出、入,出息、入息與聞香臭,這樣就是三項,僅僅缺了中間如何去作用,就是欠缺這樣而已,所以我們如何去體會它。我們前面的經文就是說:

13:58 ⊙「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這是前面的經文,就是說持《法華經》,就是我們佛的弟子,持了《法華經》,雖然還未得到天耳,我們人人還是凡夫,要如何讓我們心,都完全清淨無染著?還離一段時間。凡夫的劣,這個劣根性,習氣要改除也不容易,聽法不清楚,習氣難改除,所以就是有很多煩惱。

人與人之間,這樣「拉不直」、分不清,常常僅僅為了一件事情,好的不去想,不好的都將它一直記住,這全都是我們凡夫。再如何有修行的人,也是還有這種凡夫的煩惱存在,無法完全乾淨,所以也無法得到天耳。善,持善還未很具足,心意還未很乾淨,所以叫做凡夫。

這種不具足、不乾淨,所以還無法得到天耳。所以「但用所生耳」。我們只是用到父母生給我們,我們有六根,這六根去緣六塵,這樣來作分別,就是這樣而已。所以,「但用所生耳」,就是凡夫的根。

「功德」,但是有很大的修行,修行最重點在《法華經》;《法華經》教菩薩法,菩薩法懂得身體力行,這樣有功德,因為持這本經的精神,按照佛陀的教法我們持,所以有功德,所以,「功德已如是」。

我們能夠透徹了解,了解《法華經》的道理,了解佛陀的心意,了解我們面對人間的目標,雖然我們還未真正達到,那麼的仔細,但是,還是有方向,所以它就有功德。下面接下來的經文:

18:04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那就是下面要接著說這段經文,也就是剛才上面,大概告訴過大家,那個鼻、鼻根。這「復次」,再來叫做「復次」,「常精進」,就是菩薩的名。我們前面的經文,也有這位「常精進」。所以,「復次,常精進」,那就是常精進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

是啊,我們就是讀經、持經,不論是讀、誦、解說,來寫,這些,這個鼻根,它沒有發揮到功能。你讀經不是用鼻讀的,講經也不是用鼻說的,所以,不論是讀、誦、書寫,它就是八百功德,就是維持著我們的生命,生命的功能而已。所以就是這樣的功德,所以,「並如前解」。這些文就是這麼簡單,讓我們清楚了解就是這樣。

前面能夠作用的東西,那個根是這樣過,包括這些,我們現在的經文又包括了,我們在我們的意,意解之中,我們能夠增加多少,在鼻與我們的作用,那就它有限度,就是這樣而已,功能就是這樣。你看到經,要聞出它這個字是什麼,聞不出來。盲人還知道這個字是什麼,他用手去摸字,他有盲人讀字的功能,鼻就無法將盲人的那個字,聞得出來。

所以字文經句,鼻是沒有作用的,所以它的作用就是這樣,對這些叫做闕,前面所說的「闕」。它有進出、呼吸的功能,它有聞香臭的功能,其他就是缺,缺了這種分別文字的功用,缺了要解這個文字的功能,所以它其中有缺,所以它才剩八百功德。再下來的經文是:

22:46 ⊙「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末利華香、薝蔔華香、波羅羅華香。」《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這也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現在開始讀,是用長行文來讀。

23:32 ⊙此長行文,鼻根塵識合。此土以臭味之臭字,兼攝香、臭二氣,佛典以香字攝香、臭二氣,以鼻臭而知其跡者,犬也。

這個鼻根,它能夠在塵與識來互相會合。鼻子的功用,就是它能夠將那香、臭的氣,這樣將它攝受過來分別。所以,以鼻來嗅,「知其跡者」,它這個香、臭在哪裡?是香的?這項東西是香的,他能知道。

你說一棵樹,你將葉子煉成精油,讓他聞,他就能夠知道:這是葉子,是某某植物葉子的香。若同樣再將它拿來,又一個精油讓他聞,他就說:「同樣這個植物的枝或是整株,它的香,不是葉子的香,是另外莖桿的香。」或者是,「這是根,地底下根的香。」

一株植物,它的香味,它不同的地方,不論是葉子、是枝、是莖,或者是根,那個香氣,他就能夠聞出來。我們聞的沒有感覺,同樣是香,但是他就能分別,這是屬於哪一個位置的味,他就了解。所以,「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26:17 ⊙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即勝義根。大千世界,上至有頂,下極阿鼻。諸香即指內外二報:內則男女人物身體之香;外則草木等香。

鼻,聞很廣了,它的功能就是聞很廣。它有這樣,上上下下的味,它聞得出來,分別得出來,這叫做「勝意根」。有這樣的功能,能夠聞上下,「這個臭味好像在上面,這個臭味好像在左邊、右邊」,還有這樣的功能,總是它還有這樣的功能,所以它會有功德。

它聞得很廣,「大千世界,上至有頂,下極阿鼻」;上下,極頂、極下,它還是聞得到。這是有修行的人,修,光是這個鼻根,他有辦法修到這樣的功能,對這個世間的味道。「諸香」,所有的香氣是什麼呢?就是「指內外二報」。內就是男女人身體的物,這個身體裡面這個功能,很清楚分成男女。

是男人走近來了,他不用眼睛看,他用鼻子聞,男人的香臭、女人的香臭。因為佛陀說「觀身不淨」,人就是身不淨,人總是到腐爛掉了,他還有辦法聞出是男、女的身,這就是有香、有臭。只要有香、臭,好好的東西聞得出來,東西腐臭了,腐臭了,它還是可以聞得出來,這是什麼味道。總是「內外」,「內則男女身體之香」。香與臭就是連在一起,香臭。

「外則是草木等香」,外面所有的是草木,一切。我們坐著的這個範圍,木造比較多,那就是「這是什麼木材?我們到底有幾種木材,在我們的周圍呢?」他能夠用聞的,他就聞得出來。所以世間的東西,就是植物的東西最多種類,草木最多種類的香氣,所以對外,草木等香都能清楚。人的香臭、草木的香臭,東西腐爛掉的香臭等等,全都鼻根有辦法,將它們盡收納分別出來。

31:33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須曼那,即稱意華;草本,色黃白而香極美。闍提華,此云金錢華。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須曼那」:就是「稱意華」;在經典中,標出來的這些名是翻譯,翻譯過來,我們才去說這翻譯起來的名,叫做什麼花草。總是世間,所有花草等類的名稱。所以,「香極美」。這種花草就是很美,又是很香的花草。所以,「闍提華」,我們這裡譯為「金錢華」。金錢華可能我們比較知道了。「末利華香,薝蔔華香、波羅羅華香。」那些香翻譯出來,其實就是一切的香草。

33:19 ⊙末利華香、薝蔔華香、波羅羅華香:末利即鬘華,因其花可以造鬘,故名,堪作鬘故。薝蔔,即黃華,亦云金色。波羅羅,此云薰華,重生華。

「末利」,將它翻譯過來叫做「鬘華」。這「末莉」,我們大家都知道,茉莉花,茉莉花,很香。茉莉花可以拿來作用,像泰國、印度,他們都能用這種花,用繩子這樣一朵一朵串起來,串得讓它整串拿來獻花。將這個花這樣掛在人的脖子上,這表示恭敬、尊重。貴客來了,我們尊重的客人,我們就這樣來向他們獻禮,用這個茉莉花來串整串起來。

過去泰國若有人回來,他們就會這樣串,這樣一串一串,串回來說要供養。很香,整串,叫做茉莉花。這就是在泰國或者是印度,作為恭敬獻禮的花,這是茉莉花。「可以造鬘」。這種的花連串起來,能夠串整串的花,「故名,堪作鬘(故)」。所以茉莉花,也是可以叫做「鬘華」。

薝蔔,這叫做「黃華」;黃色的花,也就是叫做金色花都可以。去藥店都知道這是什麼花,能夠當藥用。波羅羅這種花就是能夠薰。有好幾種花草,薰衣草那一類的,那一類的它能夠將那個香氣,能夠靠近東西就會香。

37:18 ⊙「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沈水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40:13 ⊙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華開時香;果熟時香。栴檀香,沉水香,栴檀,出海此岸牛頭山中。沈水香:香體重故,見水則沉。

43:04 ⊙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多摩羅跋香,此云藿香。香氣襲衣、書囊。多伽羅香,此云根香,木香樹。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9年3月3日~
※因字數限制無法完整刊出,全文請見:
https://www.daai.tv/master/wisdom-at-dawn/P12221675

Видео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 清淨鼻根 聞種種香 - 20240514 第1675集 канала 大愛電視 Tzu Chi DaAiVideo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14 мая 2024 г. 2:30:04
00:49:01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