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 聞聲清淨 不染塵勞 - 20240501 第1666集

00:00 聞聲清淨 不染塵勞
00:53 ⊙觀察一切事物,如幻非有而有,是為利眾生故,雖得深入人群,而不染著塵勞,聞聲無不清淨,猶柔軟如淨水。

請用心哦,我們用心在修行中,時時無不都是用愛之道。我們「觀察一切事物」,要真正用心來體會。事物在人間裡,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一切的事物「如幻非有而有」。是啊,就像幻。昨天所說、所看、所聽,現在拿來看得到嗎?說的已經看不到了,它只存在我們的腦海中,也好像是有,但是是看不到,實在是如幻。

因為過去的,現在是沒有了,但是,是「有」,有這件事情,不過事過境遷,所有的事物已經現在這個時候看不到,但是記憶中還是有這些事情。這就是人生。對於事物要如何去說,是真是假、是實是幻?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要如何來面對一切事物。但是也不能說:「就沒有啊!昨天說過,今天我們就算它過去就好了。」這對人生的信用,不是昨天說的,今天當它沒有了,這樣也不是做人的道理。

真正要說清楚。在佛法中,道理是永恆,從佛陀的過去,真理本來就有,只是佛陀出現人間,他了解真理諦相。由佛陀的覺悟、理解,將這些法,全都沒有看到的真理,佛陀用方法一一將真理,應世間機來說話,讓我們能夠清楚,讓我們能夠明白,讓我們懂得做人的方向,認清是對的該去做,不對的不要做。

實在的事情,應該要記憶的,我們要永刻銘心;不該放在內心,就不要囤積煩惱。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觀機逗教,所以教我們如何觀察一切事物。「不要執著,如幻非有。」但是「非有而有」,我們還是要認真在人間。一切的物質是這樣,不用爭,讓你再如何爭,也只不過人生短暫;短暫的人生有真實的妙有,所以「如幻非有而有」。再回過來一句話說,「真空妙有」。

所以,我們這個「妙有」,就是「為利眾生故,雖得深入人群,而不染著塵勞」。我們來人間只是要為利益眾生,我們已經要深入人群,但是在人群中就不可染著塵勞。「塵勞」,應該大家知道。煩煩擾擾人事物,不要起了爭執,也不要貪著,這叫做塵勞,我們不染塵勞。雖然在人群中,卻是要修,修得了「柔軟如淨水」。

法譬如水,水能夠洗滌塵垢,很多紛紛擾擾的人我是非,我們就是遇到了,我們不染。若染到呢?就像水,用法,趕快來清除我們所染著的塵勞。本來我們就不可染著,既然被這塵勞染著了,趕快用水來洗它,也就是佛法用在人事間;有煩惱,用佛法來解除。這就是我們應該學的法,用法自度也度人。世間難免有塵勞事,煩惱難免,但是我們要用法來對治,叫做「法譬如水」。

一直告訴大家,莫忘那一年,那就是二0一六年,那一年慈濟很多事情,因為世間很多的災情,從臺灣到國外,很多「塵勞」,人間不調和,氣候不調,天災人禍。那一年我就用了兩句話,歲末祝福跟大家說:「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

每一年歲末祝福,這兩句話就是要表達這一年,很多的事情需要的,那就是要用「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那就是那一年,很多很多天下事物,需要動員很多人,國際間,慈濟人就地動員。所以這就是情,「長情之路古往今來」。

過去的是這樣,現在是這樣,也不知道未來是不是這樣,總是只要有大愛的心;開道、鋪路,寸寸展開了,離不開是長情之路要古往今來。用寸寸愛心、寸寸情,那個時候很開闊,慈濟人不斷要互動,不分國界,不分地方,就是彼此呼籲,這種「用寸寸愛心寸寸情」,來「開道鋪路走過來」。

人間覺有情,世間要在人群中,那就是需要覺有情。所以覺有情叫做菩薩,菩薩要時常「觀察一切事物」,修行必定要時時「如幻非有而有」。平時做事情,做了過了,沒有了,但是「有的事情」接著來,這是為利益眾生,所以不染著;入人群,但是不染著。不染著塵勞,我們還是一樣,要培養著我們這念心,要吸收法,而「法譬如水」,用這樣來洗滌塵勞。

我們若能夠了解,「莫忘那一年」。那一年到底是哪一年呢?年年都值得我們去回憶,每一年。不是只有一九九九年,這二00九年,也有「八八」水災,也是很嚴重。二0一六年也是很多繁瑣的事情,很多啊。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這就是修學佛法,如何修、如何入人間做事情。

15:35 ⊙向內能自修謂之功,向外能行持謂之德;內修外行功德兼備,則得六千福德圓俱,是謂法師典範功德。

我們「向內能自修謂之功,向外能行持謂之德」。我們常常在說「功德」,修行想要功德,功德在這裡。要不論何時向內自修,這就是「功」;時時向外行,行持,做我們該做的事情,這叫做「德」。所以,「內修外行功德」,內與外,兩項合起來叫做「功德」。

這兩項內修外行兼備,這就是「得六千福德圓俱」。因為我們要修行,眼、耳、鼻、舌、身、意,要合起來;你耳朵聽的,你眼睛看的,你嘴巴將要說的等等,這無不都是在這個空間、我們的呼吸間。這就是我們要時時刻刻、分分秒秒要做的事情,這就是六千功德。

六根對六塵,六塵境,我們要時時用著修行的心,內修外行,入人群中,不受塵勞將我們污染到。我們要時時準備法,在我們的心中去應對,這就是我們平時做事情,也就是法的典範,所以希望大家要很清楚。

前面已經說過,耳聞很多聲音:「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父母所生耳,清淨無濁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象、馬、車、牛聲,鐘、鈴、螺、鼓聲,琴、瑟、箜、篌聲,簫、笛之音聲,清淨好歌聲,聽之而不著,無數種人聲,聞悉能解了。」

18:34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父母所生耳,清淨無濁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象、馬、車、牛聲,鐘、鈴、螺、鼓聲,琴、瑟、箜、篌聲,簫、笛之音聲,清淨好歌聲,聽之而不著,無數種人聲,聞悉能解了。」《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這都我們前面說過的,這是偈文。接下來,這段偈文就是這樣說:

19:41 ⊙「又聞諸天聲。微妙之歌音;及聞男、女聲,童子、童女聲;山川險谷中,迦陵頻伽聲,命命等諸鳥,悉聞其音聲。」《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這段偈文就是要告訴我們,這都是一個生態,這些生態都有他的聲音,各形各色的聲音都有。或者是譬如天聲,天所奏樂的聲。因為天人有福,都是享受在福的音聲,微妙的音聲,有唱歌、音樂的聲,是一個很優美世界的聲音。

還有,世間男女的聲音,就全都有,在人類中,有老人、年輕人、孩子的聲音。再者在這個世界中,有山、有川、有險谷、平地等等。在山川險谷之中,有很多鳥獸禽類,有種種的聲音,「迦陵頻伽聲,命命等諸鳥,悉聞其音聲」,這些聲音全都聽得到。

22:03 ⊙四大部洲諸多種種聲,耳根緣塵就境無非法,多聞妙法心生大歡喜,由多聞法精髓與法契,耳聞諸音無著不壞耳。

四大部洲,就是佛陀常常說須彌山為中央,分成了四方有四大洲;我們的地球世界叫做南瞻部洲。若在我們的世界裡有種種的物,動物也好,植物也好,人物也好,種種都有聲音。哪怕是大地,每個早上、每個晚上,若是還未睡著之前,人聲一切都靜下來的時候,很特別就能聽到寧靜的聲音。

寂,寂靜,那個時候大地呼吸聲,那個寧靜中微妙的聲,那就是很寧靜,靜得它也有很美的聲音,很調和,那種美妙的聲音。何況有形、有物質的聲音,當然是各種各類,所以有很多「種種聲」。耳根緣塵就境無非就是法,我們的耳朵,耳根緣著這個塵境之時,全都能夠好好利用,無不都是法,這就是耳根的功德。

所以,「多聞妙法心生大歡喜」。我們若將這些聲音,都將它轉一個念,不論什麼樣的聲音,我們都將它當成好聲。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哎呀!這些聲音怎麼這麼吵雜」。但是世間人,都有各不相同的境界,過年時,我們難道沒有聽到,一大早也鞭炮聲,晚上也鞭炮聲,白天也是連環鞭炮聲,聽起來很吵。

不過,世間人說,這就是熱鬧,這就是歡喜,所以這也就是善解了,儘管很吵鬧的聲音,也是人歡喜嘛!這總是若轉吵鬧為歡喜的聲,這也是叫做法。因為以前的人認為喜氣洋洋,放鞭炮報佳音,這就是世間的聲音也是這樣。

所以,「由多聞法精髓與法契」。我們若是用耳朵聽,一切的聲音我們將它善解過來,這就是精髓。不聽雜音,人與人在那裡吵架,粗聲大氣,我們也要將它善解;講經說法也要用擴音機,大家才聽得到。這個人說話,不論他如何在罵,我們都將他當成,「善解啦,在教育啦!那個人還很健康,會罵人。」將他當成是健康人。

這種全都將它善解過來,所以能夠這樣善解,這叫做聽法精髓。罵人,其中應該也有道理,其他不要聽,聽罵出來那句的道理,這叫做精髓。用聲,用耳朵去聽聲音,那念罵人之中的道理,那個精髓就是我們的心契到法。他在罵人,有道理,這就是法,而我們的心轉一個念,我們就與法相契合。

當然,我們修我們自己,要時時用柔軟聲;而別人那個習氣不改,大小聲,粗聲大氣,我們就用善解的聲。這聽起來無不都是法,這也是精,「聞法精髓」,這叫做善解。這樣耳朵也是接到真理進來,這叫做契法,「法契」,精髓與法契。

大家不知道了解我說的意思嗎?因為我們耳朵一定要聽聲,所以「由多聞法精髓與法契」,各種的聲音,我們都將它當成法來聽,把它當成法就是淬煉,真正的就是對我們有益,這就是與法相契合。

所以,「耳聞諸音無著不壞耳」,自然這樣就不會礙到我們的耳朵。有時候我們與人說話,我們聽聲音很礙耳。是啊,礙耳要怎麼辦呢?有時候是我們自己耳根的毛病,他們的聲音本來清清楚楚,自己的耳根,聽起來每個聲音都是隆隆隆隆,無法分明很清楚的聲音。

這豈能怪外面嗎?也就是我們自己要修養,這就是菩薩要學一個「忍」字。對外面吵雜的聲音,我們要忍;對我們自己的器官有衰退,我們自己要訓練,自己也要忍。這內外若忍過來了,就能夠相契合,同樣還很好用,相契合起來,這就是人生,聲音不論何時都有,吵雜的聲音將它轉一個念,那就是無不是微妙聲。

所以經文說,「又聞諸天聲,微妙之歌音」,只要我們心念一轉,種種聲音無不都是微妙的天音,就像在唱歌一樣,有音律一樣。這個善解轉心念就是法,就是在修行。

32:33 ⊙又聞諸天聲,微妙之歌音:十善五戒,得生欲天,欲界諸天貪著於上妙五欲,難以教化,是名欲天難化。生天上者,受天五欲,歌樂等事。解此義者,是則名為聞天歌樂。

所以「十善五戒,得生欲天,欲界諸天貪著於上妙五欲」。這些天界的人是不是快樂呢?他們貪著,貪著在五欲之中,所以他們修學佛道難。與我們人間一樣,富有的人他很富有,真正很富有的人,叫他來修學佛法,很少,比較難,所以這就是「欲天難化」。

這就是我們要知道人間度化,很富有的很難,而難得富中之富。是啊,他們富有財力,他們富有愛心、富有信心、富有恭敬心,所以他們已經是超越天人了。他們有求學佛道的心,這是很難得,世間有多少人呢?啊,很難得,所以也是最有福,有福報的人。

所以「生天上者,受天五欲,歌樂等事」。他們都會常常在這樣的環境中。「解此義者,是則名為聞天歌樂」。我們若能夠了解,什麼樣的聲音,善解一轉一下,我們常常就會心很滿足。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這些方法若在我們的心,你聽什麼聲,無不都是很好的聲音,就像在聽音樂一樣。若這樣我們的心哪會去染著呢?不會,沒有什麼可染著。所以,「及聞男、女聲,童子、童女聲」。「男女聲者」,男聲、女聲,「老少之聲」。「童男童女聲,天真無邪」,念都是清淨。

36:08 ⊙及聞男女聲,童子童女聲:男女聲者,老少之聲。童男童女聲,天真無邪念清淨。

不論是什麼聲音,我們若聽到孩子出聲音,會很歡喜,孩子的聲音天真無邪,聽了很歡喜。不論男的、女的,老、少的聲音,我們若將它善解,全都是好的聲音。

37:07 ⊙山川嶮谷中,迦陵頻伽聲:山川險谷,幽靜之處。迦陵頻伽鳥聲如仙樂,如是處境得聞妙音聲。

「山川嶮谷中,迦陵頻伽聲」。「山川險谷」,很幽靜的地方,那個地方人比較少去。山川之中,山高,水,溪水、川水這樣在流,那個聲音;山高起來,溪水在流,又是寧靜,溪水的聲音很好聽。

39:38 ⊙山川嶮谷中:人間心態、根塵處境,在貪瞋癡念,險惡道中行業習成偏向惡多,如入山川險谷之喻。

43:36 ⊙命命等諸鳥:靈山有鳥,名共命鳥。一身二首,神識各異,報命則同,故云命命,亦云共命鳥。共命鳥者,一身二頭之鳥,又名命命鳥,兩首一身,果報同,心識各別。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9年2月22日~
※因字數限制無法完整刊出,全文請見:
https://www.daai.tv/master/wisdom-at-dawn/P12221666

Видео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 聞聲清淨 不染塵勞 - 20240501 第1666集 канала 大愛電視 Tzu Chi DaAiVideo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1 мая 2024 г. 2:30:06
00:50:01
Другие видео канала
【手比嘛會通】 這件衣服多少錢? -  20230628【手比嘛會通】 這件衣服多少錢? - 20230628佛說大法 六瑞相|《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17)佛說大法 六瑞相|《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17)慈濟慈善志業緣起|《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4)慈濟慈善志業緣起|《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4)印尼紅溪河畔 愛心奇蹟|《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9)印尼紅溪河畔 愛心奇蹟|《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9)台灣 921 震災 震出全球愛心|《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 年(19之16)台灣 921 震災 震出全球愛心|《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 年(19之16)【大愛醫生館】潰瘍深深深幾許 20240627【大愛醫生館】潰瘍深深深幾許 20240627【我的阿公阿媽做慈濟】堅定前行的光 – 阿媽 李洪淑英【我的阿公阿媽做慈濟】堅定前行的光 – 阿媽 李洪淑英敲響警世之鐘 誠心祈願|《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19)敲響警世之鐘 誠心祈願|《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19)翻轉非洲 善種子綠樹成蔭|《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11)翻轉非洲 善種子綠樹成蔭|《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11)台灣精神 慈濟小行星|《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18)台灣精神 慈濟小行星|《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18)佛陀的一生|《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2)佛陀的一生|《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2)2023年《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臺北小巨蛋完整版2023年《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臺北小巨蛋完整版慈濟環保志業緣起|《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12)慈濟環保志業緣起|《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12)慈濟教育志業緣起|《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8)慈濟教育志業緣起|《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8)【我的阿公阿媽做慈濟】暖暖阿公 宋金榮【我的阿公阿媽做慈濟】暖暖阿公 宋金榮【人間菩提】 發心立願志不移 20240623【人間菩提】 發心立願志不移 20240623楊世豪∣仁心慧語∣大愛善知識楊世豪∣仁心慧語∣大愛善知識慈濟推動骨髓捐贈、大體捐贈|《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6)慈濟推動骨髓捐贈、大體捐贈|《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6)進食速度與種類,能使腸道影響身心健康|李毅|日日有新知|大愛善知識進食速度與種類,能使腸道影響身心健康|李毅|日日有新知|大愛善知識說法品第二|《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7)說法品第二|《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7)德行品第一、靜思家風|《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3)德行品第一、靜思家風|《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 2023年(19之3)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