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经管 |《门口的野蛮人》:讲述华尔街史上最大收购案

《门口的野蛮人》的作者是美国日报的两名记者布莱恩·伯勒和约翰·希利亚尔。

本书主要内容是讲述当时华尔街史上最大收购案——1988年KKR公司杠杆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一案的来龙去脉。

书的前半部详细交待了这起世纪并购案中,几个主要玩家的身世背景,成长历程,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性格特征和商业哲学。前半部铺垫完成后,后半部叙事节奏陡然提速,以资本市场为主战场,以融资技术和能力为基础, 综合运用舆论战、间谍战、社交战和决策博弈等手段,谱写出一部充满洞见的金融社会史。

在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上市公司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就是股价。于是,摆在公司老总约翰逊面前的首要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才能把公司股价拉上去。

办法之一是杠杆收购。所谓杠杆收购就是借钱收购上市公司,也就是收购发起方用目标企业的资产为担保,从银行借钱,或者发行垃圾债券融资,以此来收购目标企业。收购方一般只投入占收购总额10%的自有资金,以此为杠杆,用债务融资的办法,撬动另外90%的资金完成企业收购,实现上市公司的私有化,再用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来偿还债务,最后经过企业资产重组并改良公司治理,美化企业财务报表,再重新IPO上市套现。

在本次并购案中,私募基金KKR公司与目标企业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管理层互相为敌,斗争的结果,宣告了金融资本对于产业资本的全面胜利。

这场并购战,乃是垃圾债券对银行信贷的胜利,也就是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胜利。管理层团队依靠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来完成收购资金的融资,私募基金团队则全部依靠投行券商发行垃圾债券来融资,是一种典型的影子银行信贷业务,但最后结果却证明,影子银行垃圾债券的融资能力超过了商业银行信贷,预示了影子银行的全面崛起。

最后,杠杆收购,实际上是把企业未来许多年的总收益在一夜之间全部变现,肥了少数大股东,却使得企业本身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枷锁,极大削弱了企业生命力。这种以丧失企业未来为代价的资本游戏,被批评者们视为金融资本对实业的野蛮掠夺,而搞这种掠夺游戏的人,也就成了“门口的野蛮人”。
解读 | 薛晓明
陕西洛南人,悉尼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澳洲SBS国家广播电台特约时事评论员
播音 | 贾逢韬
策划编辑 | 李峻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上传作品版权归相关影音公司及作者所有。若本频道中的视频涉及版权问题,请来信告知,必定第一时间为您移除相关视频。在此感激不尽。

Видео 经管 |《门口的野蛮人》:讲述华尔街史上最大收购案 канала 华尔街之狼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24 мая 2019 г. 16:30:44
00:30:27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