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陽明山國家公園_木炭窯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行動導覽解說影片--木炭窯
字幕:
提到陽明山的產業,許多人最先聯想到的是溫泉和硫磺,然而對許多昔日居民來說,木炭,才是他們的經濟來源之一。
木炭是早期生活上不可或缺的燃料,由於相思樹生長快速,質地堅硬,燒製成的木炭持久耐燒,相思樹成為製炭的上選材料。為了節省運送成本,早期木炭窯都設置在相思樹林或聚落附近。陽明山地區全盛時期曾有100多個木炭窯,其中北投中正山附近就有50多個。
木炭窯一般設置在山坡的平坦地,居民整地後,用附近安山岩塊堆疊成圓拱型,再用泥漿固著成龜背狀的窯體,稱為窯龜。並在炭窯開了兩個口,大口可以放入炭材,小口則是放入燃材。而為使木炭窯免於風雨侵襲,會在窯體上方架設棚架,覆蓋芒草。而這樣有茅草屋頂的棚架稱為窯厝。
製炭的過程,從搬運、堆放木材、封窯、燒炭,到後期的燜燒,往往需要數週的時間。通常在窯厝的入口處,會搭設簡易的擺放炭材、燃材與看顧炭火的空間,稱為口厝寮。而夫妻為了輪流看顧,這段時間就像牛郎織女一樣,難得碰上一面。
然而隨著天然氣的普及,木炭窯逐漸沒落。但相思樹林與炭窯遺跡,訴說著先民辛苦的歲月痕跡;歡迎您一起來探訪,感受大屯地區的人文歷史與自然風華。

Видео 陽明山國家公園_木炭窯 канала 陽明山國家公園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23 января 2013 г. 7:25:47
00:01:58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