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07282021時事觀察 -- 余非 :救災非易事──看鄭州一家醫院如何在雨災中撤離,也談河南總體災情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余非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節目。
美國時間: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救災非易事──看鄭州一家醫院如何在雨災中撤離,也談河南總體災情
本集談7月20日河南鄭州雨災期間一件極之感人的真人真事。是河南鄭州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整體搬遷事件。為何要一談呢?因為要補回一些很重要的細節。不深入至細節,不會真正讀懂中國。
聽眾朋友,對於鄭州的雨災,我在快評有以下幾句:「中國政府投入力度大,也相當高效。以……核心區域為例,據23日新聞報導,市民生活已回復正常。路面積水被抽走,超市貨品供應充足。至於鄭州市近郊的鄉鎮,也是即日救援,一兩天之內就做好安置。」留意到快評節目下有聽眾朋加留言,是提供訊息,說25日某大台新聞報導,說災區的互聯網服務未能回復正常,導致支付系統不能運作,市民購物極不方便。
究竟應該如何看待上述這種大台報導呢?誰的說法才準確?沒有網絡,沒有支付寶,究竟是個別情況、抑或是普遍情況呢?指的是鄭州市中心,抑或是外圍也受災的區域呢?最後,始終是記者報的新聞取材有沒有普遍性的問題。就這一方面,得看記者選取材料時是否本著專業良知去做判斷了。
按我所讀的資訊,個別情況很難說,但不太可能是普遍現象。因此,本集跟大家談鄭州一家醫院在雨災期間的情況,以及全體轉移這件事。讓大家看看中國式救災,乃至中國醫護人員、專業人士是怎樣的精神面貌?見證一下政府、組織和人的質素,感受當中那份愛心、責任感與擔當;從而明白那些「尚未做好、做妥當」的事,究竟是個別例子,抑或是普遍現象。本集所引的材料,來自中國央視訪問節目《面對面》,以及「中國新聞週刊」的文字資料,全部都有根有據。
河南鄭州市在7月20日由下午4至5時開始,至整個下半天都不斷下特大暴雨。至7月21日淩晨,鄭州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開始出現水浸,21日淩晨3時許還突然停電,整家醫院漆黑一片,病人和家屬因受驚引起一片喧嘩。21日日間就看見,醫院周圍被1米多高的洪水圍困,醫院成為孤島。醫院的負一樓和一樓完全被淹浸。水浸破壞了醫院內的一些硬體,導致斷水、斷電、斷網。而20日當天醫院未停電時,仍然有不少手術在進行;有一位醫生在20日當天便做了5台手術。是至到21日淩晨三時許醫院才全院停電,即時,醫院的副院長高傳玉當機立斷,決定全部撤離。在一輪安排、協調、調動和準備下,7月22日下午在政府和解放軍的支援下,沖鋒舟及直升機開始抵達醫院,展開水路和空中撒離行動。有一張照片拍下醫院大堂的情況──大堂成了個水塘。大堂內停泊了沖鋒舟。這照片的畫面完全反映災情有多嚴重。
7月22日當日下午,沖鋒舟停靠在臨時搭建的平台,輕症病患及家屬由平台上船。此外,直升機開始在頂樓轉移重症病人。22日當晚央視記者《面對面》的古兵在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進行採訪,他親眼看見病人和家屬有秩序地被轉移。而在重症監護室,他又親眼見證了最後一位重症兒童病人轉院的情況。在一位醫護人員抱著嬰孩,眾多醫護人員從旁協助,有人拿著手提照明,大家一起走幾層樓梯上天台,將當日正好出生滿一百日的重症嬰兒送走。該名嬰兒有先天性心臟病,已在重症監護室留了55天。央視記者古兵跟大家在光線微弱下走樓梯上天台。過程中,這位平日予我有點酷(cool)的記者說著說著便哽咽起來。他感觸地說,希望嬰兒長大後有機會看到這則新聞片段。看了,就知道他是在多少人的愛心、責任心和擔當之下,才得以好好地活下來。
重症監護室護士長張媛媛說,由20日傍晚至22日下午開始撒離那一兩天,雖然沒水沒電,手術是無法進行的了,可是對病人的照顧和病情維持的工作完全沒有停過。從報導知道,醫院斷電後,他們立即用柴油發電機發電,盡量令醫院在救治和治療上保持基本用電供應。至於水和食物等救援物資,在21日下午1點開始陸續送到。
以護士而言,讀畢材料便知道,被困在醫院的醫務人員不是沒事做、而是有更多事要做。光是分發救援物資便需要人手。在困境下,一些在雨災前下班回家的醫護人員,竟然游水也游回醫院頂班。重症監護室護士長張媛媛說,她親眼見到有四個姑娘游到去淺水位置後,手挽著手,從水裏向醫院走過來。她們全身濕透。張媛媛說,大家都很感動;「我們的姑娘真的太棒了」。我聽見也眼熱。這間醫院非但沒有醫護人員離開崗位,甚至有人游水、蹚水也回去幫手。也有受訪病人說,大夫和護士都極不容易,要搬運物資、還要安撫家屬。受訪者說,見到有位大夫搬東西時搖搖晃晃、感覺要暈倒似的。聽說他這兩天幾乎沒睡過。有病人家屬表示,在21日晚,醫護人員竟然安排到熱粥做病號餐,讓病人可以吃上一口熱東西。留守的人有多忙,可想而知。
這種臨危不退、不畏的擔當精神,是想唱衰抹黑的人不可以繞過的事實。
7月22日努力了大半日,至23日早上得到通知,說全部病人及院內人士已全部安全轉移,所有醫護人員至此才放下心頭大石。央視記者古兵就認為:直升飛機在這次救援行動中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最後看一組數字。截止至7月22日晚上7時30分、最主要的轉移時段,通過救援直升機、軍車、沖鋒舟、救護車、大巴等不同交通工具的接駁,成功將1183名病人,以及近5000名病人家屬及醫療人員成功轉移。對病人轉移是防止因為水電不足之下的失救。於重症監護室的病者而言,沒電是最恐怖的,因為呼吸機、氧氣機等等,通通都要用電。所以撤離和轉移很重要,院方如果遲了下決定,病人承受的風險就會增加。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本集節目是為我在快評內說「中國政府投入大,效率高」補回一些細節。讓大家知道一切得來不易。救援之所以有效率,是因為有很多人用愛心、責任心和擔當,令資源投入轉化為速度,從而保障了人民的生活和生命。當22日晚大部份病人都成功轉移後,央視《面對面》鏡頭所見,一位護士長「趕」一位護士走,因為她的兒子在家中已病了兩天。護士長未走,因為仍有手尾。完全撤離是23日早上的事。
聽眾朋友,最後,順便為大家跟進河南的整體災情。我在快評和本集節目所引用的材料,主要是針對7月20日突發強降雨前後一兩天的情況。拉闊來看,事實上打從7月份以來,整個中國進入多雨和汛期。而自七月中開始至現在七月底、半個月(節目播出的今日),整個河南全省合共有150個縣、1602個鄉鎮1366.43萬人受災,總體遇難人數73人。全省目前需緊急轉移安置的,有八十多至一百萬人。
中國幅員廣大,真的很不容易。因為河南之外,有幾個省份也有汛情。對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中國政府乃至民間,實事求是,只要災情被發現,都不會漠視。當然,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水平的人口大國而言,人口龐大既是機遇也是擔子。認為自己愛國的人,也許不宜只願意看見中國又大又強的一面,要知道向好的局面是由無數人、尤其是眾多平凡人不計犧牲換回來的。工作強度大,生活和家庭壓力大,仍然是大部份中國人的現實,很多事也不可能零瑕疵。
所以,如果就一些個別不完美的地方挑挑剔剔,是我們有人用了刁民的角度去審視一些高尚的事、一些很多人付出努力而換回來的成果。有問題的,或者不是事件本身,是那些角度刁民化、或另有目的的記者。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9Gp9sw1EUM
数千名医护人员及患者被困,是他们挺身而出!| CCTV「面对面」
Jul 26, 2021

一座被洪水围困的医院
https://www.sohu.com/a/479142869_220095
2021-07-2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780698
河南暴雨已致全省1366.43万人受灾,73人遇难

Видео 07282021時事觀察 -- 余非 :救災非易事──看鄭州一家醫院如何在雨災中撤離,也談河南總體災情 канала singtaotv星電視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28 июля 2021 г. 23:54:20
00:12:30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