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隨喜功德品 - 自度度彼 悟道自在 - 20240308 第1628集

00:00 自度度彼 悟道自在
00:57 ⊙如來所持之無我,德具八大自在法,故稱佛曰自在人,自得自度亦度彼。我今禮敬大自在,佛陀悟道大自在。

我們要知道,所以我們是凡夫,佛陀他是覺悟者;佛陀的覺悟,他「所持之無我」。佛陀他是已無我了,將這個法入心了,他覺悟天地宇宙萬理之法,去掉了所有人我相,所以他無我。我常常說,將自己這個我化為「零」,沒有執著自我,沒有我相、人相,什麼相都沒有了。

大覺者已經能夠將一切相皆空,無所執著,愛的力量放大了,心包太虛,得大自在,所以他「德具八大自在法」。「八大自在」,說來是很深,細項很多。但是,佛陀是以日常生活,來讓我們看、讓我們知道,如何的戒、定、慧?如何持戒?如何心定不動?如何啟發智慧?他用身教、言教在教育我們。

所以佛陀是這樣的用心,取得我們人人的尊重,「故稱佛曰自在人」。佛陀已經沒有受,外面的境界所影響,他自在,天地宇宙真理瞭若指掌;他沒有迷,沒有迷惑。我們現在的凡夫,不是迷在自己的執著,人我是非,便是擔憂在天下眾生的事情,這種兩極端,這都還有煩惱,煩惱重重。

怎麼會發生這樣?突然間,這是要如何去幫助、解苦、解難、解困難?這難免就需要用很多的擔憂,心,操心,一直要到了整個事情都完成,才說心安自在。還未完成都是心不安、心不自在,哪怕就是菩薩救濟眾生,也是這樣,這就是與佛的這個「修」,心態還有差。佛陀因為他道理都很清楚了解,這稱為「自在人」,佛陀很自在。

所以,「自得自度亦度彼」。自己自度自得,自度了;自己覺悟,覺悟之後,還是再將這個法普遍,盼望讓大家知道,盼望人人都能夠透徹了解,道理原來存在。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可能能夠回歸本性,這是絕對可能,只是我們是不是能夠通透,願意接受佛陀的教法,這是要看我們人人。

人人本具,卻是人人在這個修學佛法過程中,我們還有層次要再上去,不要半路停止。有的深,有的淺;有的在階梯,在下面開始在爬坡,有的人事先在爬梯了,這樣已經一步一步向前。雖然還未到達頂端,但是他還一步一步,繼續向頂端為目標。

而我們若是開始要爬了,爬到半路喊累了,停滯在那個地方,或者是不如歸去,那就完全沒有希望。一落入無明就千古了。因為無明不斷不斷再覆蓋,我們一定要一口氣,要這樣向前走,向上看。所以我們想要得大自在,一步走、一步牽,我們能夠多上一層,後面的人跟我們也多上一層,互相牽攜往上走。

或者是自己一口氣,一口氣直接去到上面,看到上面的風光,再下來一一來牽上來,這就是自度度人。菩薩行菩薩道,他就是要一個一個牽,就像地藏菩薩,他要先站在梯下告訴大家:趕快,趕快,趕快上去啊。到大家都上去,完成了,自己的耐心、大願,心安自在了,「我從後面開始登梯向上」,這樣他的力量就很強了;這已經早就知道這條路,「深信解相」,將這些人都送上那階梯的上面。安然自在,他自己本身就放心向前走。這是又不一樣的菩薩。

有的菩薩就是我先努力;有的菩薩,「我已經知道道理,我要趕緊入人群;下地獄,最苦難的地方,我願意去。先解決苦難的地方,解決完,大家都接受,得度」。所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菩薩的願。各人的願不同。

佛陀是要度盡菩薩、度盡眾生,生生世世不斷來回娑婆,一直到因緣成熟,現這個佛相,說「我成佛了」,應因緣再來一次的度化。因為世間眾生相的執著,在這個地方因緣現相成佛,來度化眾生。

過去他生生世世,現在成佛是不是已經就到達呢?其實佛還再來人間,因為現在「本師」還是釋迦牟尼佛,從二千多年來,佛法身沒有離開。法身沒有離開,來人間度化,還是一樣沒有離開這種愛的能量,「自得自度亦度彼」。我們已經知道佛陀的精神理念,所以「我今禮敬大自在」。我們每天進佛堂、講堂來,就是要禮敬,到哪裡的地方有佛像,就是禮敬。其實那只是一個像,佛永遠都在我們的心,時時起著「禮敬大自在」,我們大家心中的禮敬,了解佛陀覺悟,悟道之後已經得大自在。

14:52 ⊙佛陀:在家者以自愛、愛人自在為樂,出家學道者,以體解輪迴不自在為樂。

自在,佛陀是這樣說,「在家者以自愛、愛人,自在為樂」。在家人已經是佛教徒,專心一志學佛道法。這在家菩薩,他們大家,人人自愛,疼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啟發出了價值;這個價值,去愛人。因為我們的生命中,就是要有價值,這叫做自愛。不是隨著這樣的日子過,這樣的日子,這個日子是什麼日子?這個人間,到底我們來的目的是什麼?生在這個人間就是為人來,這是我們的目的。

我們理解法了,我們就要入人群。為什麼要入人群?我們自愛、利用生命,因為很多的眾生生命需要我。所以自己要知道,我們的生命很珍貴,每一天、每一時,我們都為愛眾生而自愛,所以,「以自愛、愛人,自在為樂」。付出無所求,所以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很甘願、我很自在,眾生得救了。當他們有苦難的時候,我用盡心思去幫助他,他解除了他的困難,我很自在、我很快樂。這就是在家學佛者,自愛、愛人自在為樂。

若是佛陀對出家呢,「出家學道者,以體解輪迴不自在為樂」。因為大家要「念無常」,我們出家之後,真正要覺悟世間無常,生死在哪一天會來,我們都不知道。我們人人修行,知道輪迴,我們沒有日日警惕自己,將我們的習氣,壞的習氣,若沒有好好清除,還帶著凡夫的習氣,習氣沒有改,如何叫修行呢?所以自己要自我警惕。

要體解大道,這個「大道」,我們就要知道無常一旦來時,這時候沒有好好把握,一不小心,我們要一直輪迴,由不得自己啊。想到這樣,我們就不自在。我們豈能放著不自在呢?我們不可以不自在。在家人懂得自愛、愛人,這種為樂,而我們呢?更加要自愛,好好將我們的心,將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都要固守好。

真正的修行,以前常常說,「修行者無行可修,只是改除習氣」。行要如何行?就是我們的習慣好好改除,這才是我們真正自在,其他說再深的法,無法體會,我們聽了,僅僅只是困擾而已。若能夠在生活中,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而體解大道的道理在哪裡?大道理就是一不小心輪迴六道,真正要用心體會。說不盡我們凡夫的境界,但是經文這樣在寫,前面:「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

21:38 ⊙「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髮白面皺,將死不久。」《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前面的經文,佛陀是應機逗教,在《法華經》中,已經火宅譬喻、三車譬喻,用種種的方法要呼喚大家出來,脫離那種危險火宅,所以外面就要設,應眾生所需要,他們娛樂的玩具,所以這已經應大家的根機、滿足大家。所以「施眾生娛樂之具」,讓他們選擇,「隨意所欲」,已經用種種方法,用隨機逗教,滿足大家的心,根機所需要。

「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已經說過了,「八十」就是,我們全都在這樣「八識」中,行動過來。有的人很敏銳,能夠接受,日常生活中,就是每天所過的沒有離開八識,根、塵、識全都是在經過。我們每天所做,都是歸入這個業識中。我們的思考一念偏差,差毫釐,行動失千里,一直六識在緣行動,緣要如何做?思考之後決定行動,差毫釐,失千里,又是再輪迴。

儘管你體解大道,但是也迷在輪迴。修行者體解大道,這個大道是什麼?要警惕眾生在輪迴中,我們每天這樣在做,常常都忘了自己,在家人忘了自愛、愛人,修行者習氣沒有改。只是說:「我每天在聽法,我體解大道」,這都很明朗,但是很深的道理,大道之中包含著六道輪迴,我們都沒有去想到。大家那個敏銳的念已經消失了,所以我們還迷在無明,還在無明中。一念無明,那就是在這個行,緣在行,行就緣識,識就緣名色去了,就這樣一直緣下去了,無法停歇,一直輪迴去了。

在這個六道中,哪怕是做人同樣會老。很多新聞讓我們注意到,哎呀,老很苦!看,八、九十歲的人,這些人過去的年輕好像一支花,很亮麗,曾經何時,一轉眼拿來對照看看,以前是這樣、這樣這麼地流行,那麼享受。現在躺在那個地方,問他,「我是誰,你知道嗎?我在講話,你聽懂嗎?」這種不知道有沒有聽懂,答非所問,苦啊。什麼人能夠去體會這種苦?「知道啦,知道」,「孩子有來看你嗎?」「沒有!」

甚至又聽到,有在銀行界的人就說,老來很可憐,很多孩子,都勉強父母去住安養院,安養院一些老人都很無奈,「我就不要來,就我的孩子、我的等等,強迫將我帶來這裡住。」回過頭,這些孩子說:「老人,讓他們到老人院,所有的印章、手續,都在他的手中,銀行趕緊先辦過戶」。有的兄弟,大家開會分一分,有的是為了分,起爭執。

做人,到底是為什麼做?人生到老來,「髮白面皺,將死不久」,這種老人問題真的是很大,看開了,這就是業力。輪迴業力來了,就算你一生很有錢,很風光,到了你老來時也沒辦法,就是沒有方法,將我們老來的尊嚴,與孩子的關係維持。年輕時,你是這麼盼望你的孩子,為你的孩子在打拚,老來時,送去安養院,這樣的下場,這是人生無奈啊。尤其是人間剩多久?「將死不久」,這就是人生。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

30:18 ⊙「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佛陀開始為了那些人,所以我要面對這些人應機逗教,我要為這些人現身成佛,讓這些人能夠趣向、了解。在這個時候,我也要趕緊用佛法訓導,他要趕緊用佛法,就是要轉進來真實法,所以「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趕緊要轉入了,佛道真正重點在哪裡?開始,接下來這段經文。

這段經文若要用解釋的是很細膩,這是修行者生活感受的層次。這個地方這樣說,「一時」,我們若接受到佛的教育,想要出家,你要經過幾個層次的修煉,心靈,心靈要如何去淨化?那就是下面說的經文,這樣說:

32:19 ⊙「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這是修行者,佛陀的時代,心無掛礙,每天在佛的身邊,早上就是去托缽,中午回來了,吃飯、洗缽,就是要聽法,好好內修自在,這個自在的境界要如何過?所以「一時皆得須陀洹道」。

33:31⊙一時皆得須陀洹道:須陀洹道,此云預流初登道果預聖入流。

佛陀開始,你進來修行,須陀洹,這須陀洹就是預流證道,才開始進來而已,預流就是才進來,清水才開始在洗淨,要淨心。開始初入道了,還未真正對這個法很透徹了解,所以「初登道果」,他叫做「預聖入流」。

你若照這樣、這樣,一直修下去,將來也能夠入聖流,就慢慢沐浴在佛法的教化中,這就是初入佛門,隨佛修學,過著這種平靜,與人、事無爭;就是這樣很簡單,三衣一缽,一缽出去托缽,回來吃飯過後,休息了之後就是聽法。給他佛法,了解嗎?初聞佛法,才開始準備初登道,這叫做「預流」。「斯陀含道」,就是第二果。

35:59 ⊙斯陀含道:此云一來,證二果已,更來欲界一返受生,酬還宿債。

「斯陀含道」,叫做「一來」,慢慢心中無欲了,慢慢就是脫離了那個污濁,所以最後,雖然他已經了解,也已經入二果,但是他還得要一次受生。因為他要還過去的因緣果報。

就像目犍連,他跟隨佛,神通第一,最後在山下坐,山上外道將石頭推下去,石頭滾下去了,目犍連雖然神通第一,也逃不過他的業。佛陀說:「目犍連的果報,是多生業報一生受。」

38:43 ⊙斯陀含道:謂欲界有思惑,更須欲界一番受生,是故為名一來。以其應受人天供養,持法為世福田。

40:04 ⊙阿那含道:此云不來,證三果已,住於四禪,更不復來欲界受生。

41:25 ⊙阿羅漢道:此云無學,斷見思惑,證入四果,梵行已圓,無法可學。

44:03 ⊙盡諸有漏:盡諸世間三界有為一切漏業,盡諸有漏,為斷性障。

46:26 ⊙於深禪定皆得自在:於無學位諸禪定樂,善入無礙,名為自在。於諸禪定皆得自在,為斷定障。性障由無始俱來,定障則由修習而得者。

50:20 ⊙具八解脫:即八背捨,背麤向細,捨惡從善,名八解脫。

53:49 ⊙既有財施,則眾生生活上之苦已為除免,然眾生老病之苦,生死流轉之苦,尚難獲免。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10月2日~
※因字數限制無法完整刊出,全文請見:
https://www.daai.tv/master/wisdom-at-dawn/P12221628

Видео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隨喜功德品 - 自度度彼 悟道自在 - 20240308 第1628集 канала 大愛電視 Tzu Chi DaAiVideo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8 марта 2024 г. 2:30:02
00:57:31
Другие видео канала
【手比嘛會通】 這件衣服多少錢? -  20230628【手比嘛會通】 這件衣服多少錢? - 20230628【美善劇場】花子與安妮 - 意外篇【美善劇場】花子與安妮 - 意外篇【大愛醫生館】無名低血糖~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20240621【大愛醫生館】無名低血糖~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20240621『送炭到泰北』1980請回答!! 戒嚴那些年,爸媽愛心跨國界ft湯健明 泰北紀錄第一人、前大愛電視總監『送炭到泰北』1980請回答!! 戒嚴那些年,爸媽愛心跨國界ft湯健明 泰北紀錄第一人、前大愛電視總監【人間菩提】 發心立願志不移 20240623【人間菩提】 發心立願志不移 20240623【大愛醫生館】主動脈激流 20240624【大愛醫生館】主動脈激流 20240624【生活地球村】 當格朗縣波斯村的小農民故事 20240623【生活地球村】 當格朗縣波斯村的小農民故事 20240623你吃太快嗎?小心你的健康!|日日有新知|李毅|20240624你吃太快嗎?小心你的健康!|日日有新知|李毅|20240624【人間菩提】願力合和福傳家 20240624【人間菩提】願力合和福傳家 20240624【大愛醫生館】不是白內障的霧茫茫 20240618【大愛醫生館】不是白內障的霧茫茫 20240618【人間菩提】 自覺利他向道行 20240619【人間菩提】 自覺利他向道行 20240619【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開路布種 ‧ 接力擴愛 20240622【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開路布種 ‧ 接力擴愛 20240622【志為人醫守護愛2.0】 李毅、簡婕、柯建新、陳郁志、徐展陽、張耀庭、陳玉龍、馬敬漢|救心行動 小心!心臟隨時可能罷工 20240622【志為人醫守護愛2.0】 李毅、簡婕、柯建新、陳郁志、徐展陽、張耀庭、陳玉龍、馬敬漢|救心行動 小心!心臟隨時可能罷工 20240622身障者突破障礙,能2天錄好Podcast嗎?學員亂鬥大玩「說話」Battle賽,我敢說,你想聽嗎?ft.夥伴注意│熱青年身障者突破障礙,能2天錄好Podcast嗎?學員亂鬥大玩「說話」Battle賽,我敢說,你想聽嗎?ft.夥伴注意│熱青年【似水華年】導讀 - 202000920 - 四十年(上) - 唱自己的歌 .侯季然、馬世芳【似水華年】導讀 - 202000920 - 四十年(上) - 唱自己的歌 .侯季然、馬世芳【映照人生】 靠教育 斬貧根 拔窮根 20240622【映照人生】 靠教育 斬貧根 拔窮根 20240622我的阿公阿媽做慈濟 - 王本榮 x 林品彤 篇我的阿公阿媽做慈濟 - 王本榮 x 林品彤 篇【人間菩提】聖教廣弘沐佛恩 20240620【人間菩提】聖教廣弘沐佛恩 20240620【人間菩提】善孝及時濟人群 20240622【人間菩提】善孝及時濟人群 20240622【人文講堂】20200613 - 為什麼我們對職涯如此焦慮 - 姚詩豪【人文講堂】20200613 - 為什麼我們對職涯如此焦慮 - 姚詩豪【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 歡喜聞法 心開意解 - 20240620 第1702集【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 歡喜聞法 心開意解 - 20240620 第1702集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