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海港城海運大廈(原有部分)連卡佛(廣東道店)HITACHI扶手電梯(8號扶手電梯)
海運大廈(Ocean Terminal)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海港城購物區,是香港其中一個郵輪碼頭(另外一個為啟德郵輪碼頭)。碼頭的客運樓名為「海運大廈」(通稱海運碼頭),由九倉發展,於1966年3月22日開幕,是當時全亞洲第一個購物商場。除碼頭外,還包括10,000平方呎的寫字樓,以及648,000平方呎的商場。而海港城的商場部分則是全香港面積最大購物中心。
為防止新冠肺炎傳播,特區政府於2020年2月5日宣布海運大廈郵輪碼頭與啟德郵輪碼頭暫時關閉,直至2023年4月4日重新對外開放。
海運大廈原址屬九龍倉碼頭的一部分。1960年代,九龍倉集團決定將碼頭用地分批重新發展。1963年,九龍倉碼頭獲香港政府資助,斥資逾70,000,000元將原有的第一號碼頭重建為樓高四層的海運大廈,成為最早重建完成的建築。根據尖沙咀分區大綱圖,地段規劃原意本是設置一個商業客船碼頭連配套設施,例如商店和停車場等。
在1960年代,海運大廈是當時全亞洲第一個購物商場,也是香港僅有和最早落成的大型商場。海運大廈可停泊兩艘排水量50,000噸級的郵輪,是啟德郵輪碼頭於2013年落成前,香港最重要的郵輪碼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商場於1966年3月22日由港督戴麟趾主持揭幕儀式,是當年香港一大盛事。
1966年10月6日及15日,1966年度香港小姐競選在海運大廈舉行準決賽及決賽,並由馬嘉慧奪得1966年香港小姐冠軍。
商場內除了設有1,200個車位的停車場外,還設有112間商店、2間餐廳、4間酒吧、郵局及美容院。租戶包括何莉莉的藝廊、寶記魚絲用具、元元公司、辰衝書店、狄龍影音及三寶鐘錶。租戶亦主要售吸引海外客的手工藝品店為主。餐廳包括首家美心咖啡室Maxim's Boulevard、Mermaid Tavern、巴西咖啡及規模宏大的海天酒樓夜總會(The Oceania Restaurant)。1967年,無綫電視啟播前,亦曾在海運大廈進行試播。此外,海運大廈商場當年名為海港塢,商場通道以「南丫島廊」,「長洲廊」,「鴨脷洲廊」等作為分區。而在1970-1977年間渣打銀行發行的港幣100元鈔票,即以海運大廈作為其背面圖案。
1986年,香港首間玩具反斗城的旗艦店(曾經是全港唯一且面積最大的分店)設在商場內。
1987年至1989年,海運大廈進行首次龐大翻新工程。
2003年,海運大廈進行第二次龐大翻新工程,包括將地下至一樓的連卡佛百貨公司搬遷至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原址改建為多間兒童店舖、特色食肆及在一樓設立大型化妝品百貨公司Faces。
此外,海運大廈外牆在2005年11月由粉紅色變更為白色,商場頂層的廣告燈箱亦沒有放置廣告。
2008年6月,海運大廈進行第三次翻新工程,包括更換商場地下之地板、假天花、更換及新增四條扶手電梯,惟大部分範圍以白色為主調,被批評欠缺任何裝飾,特色欠奉,只務求將遊人的「購物體驗」限於店舖內。
2010年,九倉得到屋宇署批則擴建。
2013年起,九倉為海運大廈進行第四次翻新工程,工程包括將二樓及三樓的中庭遷往商場中心位置,並更換兩組扶手電梯。工程在2013年11月份展開,2014年12月完成。擴建部分可讓更多名店進駐重新規劃的樓面,以及在二樓開設新店,主要以高級腕錶品牌為主,包括 Qeelin、Rolex、Tag Heuer、Tudor、Wellendorff 及 Zenith 等。惟大部分範圍以香港商場常見的白色外牆、天花和地台為主要用料,被批評欠缺任何裝飾,特色欠奉,只務求將遊人的「購物體驗」限於店舖內。
2015年9月末,Facesss經過三階段翻新後,設20家國際知名品牌的香氛專區。
2016年3月22日,海運大廈踏入50週年,雖為無數香港人帶來集體回憶,惟九倉並沒有舉行任何慶祝活動。
不少著名郵輪曾在海運大廈停泊,包括曾是世界最大郵輪的伊利沙伯二世號。「謝多夫號」(Sedov)而訪港的外國軍艦亦多停靠海運大廈。2013年5月2日至6月9日,橡皮鴨(香港傳媒普遍將其稱為「巨鴨」)放置在香港九龍尖沙咀海港城海運大廈對面的海上展示,吸引大派遊人到場觀賞。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5號海港城海運大廈(原有部分)地下至三樓連卡佛(廣東道店)
投入服務年份:1990年
再次投入服務年份:2008年
本梯停靠樓層:1, 2(2層)
海運大廈一開始連碼頭地契租期為25年(於地契上稱為九龍永久碼頭第83號),於1990年到期;再續租21年,於2012年6月17日到期,期內每年地租只需100,000元。2012年九倉與政府達成協議,續租土地21年(新地契將改稱為九龍內地段第11178號),需補地價7,900,000,000元,並按季支付年租(相等於應課差餉租值的3%)。按現時可建樓面920,000平方呎計算,每呎補地價僅8,567元,被市場形容為「筍價」。在此之前社會各界惴測政府有意避免香港有兩個主要郵輪碼頭(香港島的招商局貨運碼頭與葵涌貨櫃碼頭必要時可用作非正式泊位),故希望收回海運大廈(海運碼頭),令續約談判至與死線(6月17日)不足一個月完成。
不過時任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批評,質疑政府在計算補地價時,只將海運大廈單純視作碼頭去計算補價,金額太低,政府有責任向公眾交代續租給九倉的原因,亦表示會在立法會換屆前在相關事務委員會追究事件。
海運大廈前的廣場有著名景點五枝旗杆。此外,廣場前往海運大廈的通道曾進行多次改建工程。在1960年代至1987年,外牆以白色為主,並且掛上Ocean Terminal字樣。到了1987年,Ocean Terminal字樣被海港城的中英文字樣取替。1998年外牆更進行大型翻新,並且在1999年加設大型戶外電視。到2004年,為了配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翻新,廣場進行改建工程。包括重建有蓋行人通道、改建馬哥孛羅香港酒店的入口,並且進行美化工程。2020年6月,進行更換戶外電視工程。
廣場附近曾設有一個彩色浮雕藝術品,並且設有噴泉裝置。不過到了1990年代初,噴泉裝置經已棄置,浮雕被油漆為奶白色。浮雕已在2006年初拆卸,現改為廣告燈箱。
Year of commission: 1990
Year of commission after the renovation: 2008
This escalator serves: 1, 2 (2 floors)
HITACHI Escalator, Lane Crawford (Canton Road branch), G/F-3/F portion, Ocean Terminal (original part), Harbour City, 3 Canton Road, Tsim Sha Tsui, Kowloon, Hong Kong
Видео 尖沙咀海港城海運大廈(原有部分)連卡佛(廣東道店)HITACHI扶手電梯(8號扶手電梯) канала 最熱衷環保的電動九巴 XZ8597
為防止新冠肺炎傳播,特區政府於2020年2月5日宣布海運大廈郵輪碼頭與啟德郵輪碼頭暫時關閉,直至2023年4月4日重新對外開放。
海運大廈原址屬九龍倉碼頭的一部分。1960年代,九龍倉集團決定將碼頭用地分批重新發展。1963年,九龍倉碼頭獲香港政府資助,斥資逾70,000,000元將原有的第一號碼頭重建為樓高四層的海運大廈,成為最早重建完成的建築。根據尖沙咀分區大綱圖,地段規劃原意本是設置一個商業客船碼頭連配套設施,例如商店和停車場等。
在1960年代,海運大廈是當時全亞洲第一個購物商場,也是香港僅有和最早落成的大型商場。海運大廈可停泊兩艘排水量50,000噸級的郵輪,是啟德郵輪碼頭於2013年落成前,香港最重要的郵輪碼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商場於1966年3月22日由港督戴麟趾主持揭幕儀式,是當年香港一大盛事。
1966年10月6日及15日,1966年度香港小姐競選在海運大廈舉行準決賽及決賽,並由馬嘉慧奪得1966年香港小姐冠軍。
商場內除了設有1,200個車位的停車場外,還設有112間商店、2間餐廳、4間酒吧、郵局及美容院。租戶包括何莉莉的藝廊、寶記魚絲用具、元元公司、辰衝書店、狄龍影音及三寶鐘錶。租戶亦主要售吸引海外客的手工藝品店為主。餐廳包括首家美心咖啡室Maxim's Boulevard、Mermaid Tavern、巴西咖啡及規模宏大的海天酒樓夜總會(The Oceania Restaurant)。1967年,無綫電視啟播前,亦曾在海運大廈進行試播。此外,海運大廈商場當年名為海港塢,商場通道以「南丫島廊」,「長洲廊」,「鴨脷洲廊」等作為分區。而在1970-1977年間渣打銀行發行的港幣100元鈔票,即以海運大廈作為其背面圖案。
1986年,香港首間玩具反斗城的旗艦店(曾經是全港唯一且面積最大的分店)設在商場內。
1987年至1989年,海運大廈進行首次龐大翻新工程。
2003年,海運大廈進行第二次龐大翻新工程,包括將地下至一樓的連卡佛百貨公司搬遷至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原址改建為多間兒童店舖、特色食肆及在一樓設立大型化妝品百貨公司Faces。
此外,海運大廈外牆在2005年11月由粉紅色變更為白色,商場頂層的廣告燈箱亦沒有放置廣告。
2008年6月,海運大廈進行第三次翻新工程,包括更換商場地下之地板、假天花、更換及新增四條扶手電梯,惟大部分範圍以白色為主調,被批評欠缺任何裝飾,特色欠奉,只務求將遊人的「購物體驗」限於店舖內。
2010年,九倉得到屋宇署批則擴建。
2013年起,九倉為海運大廈進行第四次翻新工程,工程包括將二樓及三樓的中庭遷往商場中心位置,並更換兩組扶手電梯。工程在2013年11月份展開,2014年12月完成。擴建部分可讓更多名店進駐重新規劃的樓面,以及在二樓開設新店,主要以高級腕錶品牌為主,包括 Qeelin、Rolex、Tag Heuer、Tudor、Wellendorff 及 Zenith 等。惟大部分範圍以香港商場常見的白色外牆、天花和地台為主要用料,被批評欠缺任何裝飾,特色欠奉,只務求將遊人的「購物體驗」限於店舖內。
2015年9月末,Facesss經過三階段翻新後,設20家國際知名品牌的香氛專區。
2016年3月22日,海運大廈踏入50週年,雖為無數香港人帶來集體回憶,惟九倉並沒有舉行任何慶祝活動。
不少著名郵輪曾在海運大廈停泊,包括曾是世界最大郵輪的伊利沙伯二世號。「謝多夫號」(Sedov)而訪港的外國軍艦亦多停靠海運大廈。2013年5月2日至6月9日,橡皮鴨(香港傳媒普遍將其稱為「巨鴨」)放置在香港九龍尖沙咀海港城海運大廈對面的海上展示,吸引大派遊人到場觀賞。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5號海港城海運大廈(原有部分)地下至三樓連卡佛(廣東道店)
投入服務年份:1990年
再次投入服務年份:2008年
本梯停靠樓層:1, 2(2層)
海運大廈一開始連碼頭地契租期為25年(於地契上稱為九龍永久碼頭第83號),於1990年到期;再續租21年,於2012年6月17日到期,期內每年地租只需100,000元。2012年九倉與政府達成協議,續租土地21年(新地契將改稱為九龍內地段第11178號),需補地價7,900,000,000元,並按季支付年租(相等於應課差餉租值的3%)。按現時可建樓面920,000平方呎計算,每呎補地價僅8,567元,被市場形容為「筍價」。在此之前社會各界惴測政府有意避免香港有兩個主要郵輪碼頭(香港島的招商局貨運碼頭與葵涌貨櫃碼頭必要時可用作非正式泊位),故希望收回海運大廈(海運碼頭),令續約談判至與死線(6月17日)不足一個月完成。
不過時任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批評,質疑政府在計算補地價時,只將海運大廈單純視作碼頭去計算補價,金額太低,政府有責任向公眾交代續租給九倉的原因,亦表示會在立法會換屆前在相關事務委員會追究事件。
海運大廈前的廣場有著名景點五枝旗杆。此外,廣場前往海運大廈的通道曾進行多次改建工程。在1960年代至1987年,外牆以白色為主,並且掛上Ocean Terminal字樣。到了1987年,Ocean Terminal字樣被海港城的中英文字樣取替。1998年外牆更進行大型翻新,並且在1999年加設大型戶外電視。到2004年,為了配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翻新,廣場進行改建工程。包括重建有蓋行人通道、改建馬哥孛羅香港酒店的入口,並且進行美化工程。2020年6月,進行更換戶外電視工程。
廣場附近曾設有一個彩色浮雕藝術品,並且設有噴泉裝置。不過到了1990年代初,噴泉裝置經已棄置,浮雕被油漆為奶白色。浮雕已在2006年初拆卸,現改為廣告燈箱。
Year of commission: 1990
Year of commission after the renovation: 2008
This escalator serves: 1, 2 (2 floors)
HITACHI Escalator, Lane Crawford (Canton Road branch), G/F-3/F portion, Ocean Terminal (original part), Harbour City, 3 Canton Road, Tsim Sha Tsui, Kowloon, Hong Kong
Видео 尖沙咀海港城海運大廈(原有部分)連卡佛(廣東道店)HITACHI扶手電梯(8號扶手電梯) канала 最熱衷環保的電動九巴 XZ8597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15 февраля 2025 г. 15:59:11
00:00:18
Другие видео канал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