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禱人生-心靈關顧篇(二)_EP8|馬太福音九章9節
@雙倍祝福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伊甸基金會 雙福推動處
主禱人生播放清單:
https://reurl.cc/Q4QgxZ
雙倍祝福LINE@:
https://lin.ee/hmVUYNV
------------------------------------------------------
經文:馬太福音九章9節
「耶穌從那裏往前走,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
內容:
我想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鏡。耶穌的長輩和朋友,知道耶穌才剛開始他的「事業」,若要盡快擴大影響力,都會對耶穌這樣的識人不明而搖頭嘆息吧!
稅吏是一個猶太人最鄙視的工作,差不多像叛國賊一般。就像若有台灣人投靠中共、得到好處,大家會說這人「舔共」。猶太人把甚至把「稅吏」和「罪人」放在同一個等級,也就是跟妓女、殺人犯一般,都是不潔之人。耶穌為何還要找一個如此具爭議的人呢?
聖經中對於馬太這個人,沒有太多描述。這段經文也沒有給我們太多細節,解釋為何馬太身為猶太人,為什麼好好的要去當羅馬人的走狗。或許他總是一個邊緣人,為了生活所苦,只好去做一個可以簡單圖利之事。在這樣不公不義、傷害「人民情感」的行為背後,或許有他的苦衷?或許我們可以不必太苛責馬太,但是對於耶穌找他當門徒,仍舊不解?
經文只說,耶穌看見馬太坐在稅關上,就要他跟隨,而他就跟隨了。耶穌和馬太的當時有什麼考量,我們不得而知。當然,這個舉動也被法利賽人質疑,他們問:為何你們的老師要和稅吏和罪人一起吃飯呢?看起來法利賽人跟我們一樣,都是「正常人」,都不明白耶穌的決定。然而,耶穌卻回答,「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來不是召義人,而是要召罪人。」耶穌把上帝的心意「喜愛憐憫,不喜愛祭祀」,具體表達出來。
看來,耶穌的國度事業,跟我們想要的很不一樣。祂沒有想要追求影響力和業績,祂做的是一個「憐憫事業」。說真的,憐憫也很難成為「事業」,憐憫和業績思維是不太可能並存的,前者是真正看見他者,後者還是著眼於自己的利益。我們都是「正常人」,更想要業績和事業,而不是憐憫。
總之,耶穌沒有國度「事業心」,反而是「看見」了馬太、憐憫他,也呼喚他跟隨。而馬太也二話不說(也沒跟長官報備?),就跟著耶穌流浪。
馬太成了耶穌門徒之後,似乎仍舊是個邊緣人,不僅福音書沒有記載什麼他的事蹟和行為,在使徒行傳也沒有關於他的隻字片語。基督教傳統中,認為馬太福音就是稅吏馬太所寫。或許他就是在邊緣靜靜觀察、而寫下了馬太福音。邊緣人雖然不常被人看見、成為目光的焦點,但是仍舊被耶穌看見,成為祂所用的人。
想一想:
我們自己常常身處邊緣嗎?您覺得耶穌是否看見我們如同看見馬太一般呢?我們常看見邊緣的人嗎?是什麼事業心讓我們無法看見?
禱告:
謝謝耶穌,因為祢看重的是憐恤而不是事業,所以不管我在邊緣還是中心,有沒有人看見,祢都看見了。幫助我也能像馬太一樣默默跟隨。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Видео 主禱人生-心靈關顧篇(二)_EP8|馬太福音九章9節 канала 雙倍祝福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伊甸基金會 雙福推動處
主禱人生播放清單:
https://reurl.cc/Q4QgxZ
雙倍祝福LINE@:
https://lin.ee/hmVUYNV
------------------------------------------------------
經文:馬太福音九章9節
「耶穌從那裏往前走,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
內容:
我想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鏡。耶穌的長輩和朋友,知道耶穌才剛開始他的「事業」,若要盡快擴大影響力,都會對耶穌這樣的識人不明而搖頭嘆息吧!
稅吏是一個猶太人最鄙視的工作,差不多像叛國賊一般。就像若有台灣人投靠中共、得到好處,大家會說這人「舔共」。猶太人把甚至把「稅吏」和「罪人」放在同一個等級,也就是跟妓女、殺人犯一般,都是不潔之人。耶穌為何還要找一個如此具爭議的人呢?
聖經中對於馬太這個人,沒有太多描述。這段經文也沒有給我們太多細節,解釋為何馬太身為猶太人,為什麼好好的要去當羅馬人的走狗。或許他總是一個邊緣人,為了生活所苦,只好去做一個可以簡單圖利之事。在這樣不公不義、傷害「人民情感」的行為背後,或許有他的苦衷?或許我們可以不必太苛責馬太,但是對於耶穌找他當門徒,仍舊不解?
經文只說,耶穌看見馬太坐在稅關上,就要他跟隨,而他就跟隨了。耶穌和馬太的當時有什麼考量,我們不得而知。當然,這個舉動也被法利賽人質疑,他們問:為何你們的老師要和稅吏和罪人一起吃飯呢?看起來法利賽人跟我們一樣,都是「正常人」,都不明白耶穌的決定。然而,耶穌卻回答,「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來不是召義人,而是要召罪人。」耶穌把上帝的心意「喜愛憐憫,不喜愛祭祀」,具體表達出來。
看來,耶穌的國度事業,跟我們想要的很不一樣。祂沒有想要追求影響力和業績,祂做的是一個「憐憫事業」。說真的,憐憫也很難成為「事業」,憐憫和業績思維是不太可能並存的,前者是真正看見他者,後者還是著眼於自己的利益。我們都是「正常人」,更想要業績和事業,而不是憐憫。
總之,耶穌沒有國度「事業心」,反而是「看見」了馬太、憐憫他,也呼喚他跟隨。而馬太也二話不說(也沒跟長官報備?),就跟著耶穌流浪。
馬太成了耶穌門徒之後,似乎仍舊是個邊緣人,不僅福音書沒有記載什麼他的事蹟和行為,在使徒行傳也沒有關於他的隻字片語。基督教傳統中,認為馬太福音就是稅吏馬太所寫。或許他就是在邊緣靜靜觀察、而寫下了馬太福音。邊緣人雖然不常被人看見、成為目光的焦點,但是仍舊被耶穌看見,成為祂所用的人。
想一想:
我們自己常常身處邊緣嗎?您覺得耶穌是否看見我們如同看見馬太一般呢?我們常看見邊緣的人嗎?是什麼事業心讓我們無法看見?
禱告:
謝謝耶穌,因為祢看重的是憐恤而不是事業,所以不管我在邊緣還是中心,有沒有人看見,祢都看見了。幫助我也能像馬太一樣默默跟隨。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Видео 主禱人生-心靈關顧篇(二)_EP8|馬太福音九章9節 канала 雙倍祝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26 февраля 2025 г. 3:00:28
00:04:44
Другие видео канал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