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世界經濟論壇之《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

如果大數據革命有一位主導大局的天才,他便是《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作者艾力克斯‧潘特蘭。
潘特蘭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也是世界經濟論壇「大數據與個人資料倡議」共同發起人,被《富比世》雜誌譽為「全球7大權威資料科學家之一」,《新聞週刊》列為「可能改變本世紀100位美國人之一」。他還有另一項稱號「可穿戴式裝置之父」,早在15年前便主持全球第一個人與機械結合的「賽博格」(cyborg)群體實驗,其中幾項構想現在由前學生落實為Google眼鏡和Google+。
潘特蘭在本書提倡的新科學「社會物理學」,利用電子裝置進行大規模實地實驗室,和研究團隊逐秒測量群組、公司和社區可能長達數年的時間,蒐集、分析數以十億計的大數據,仔細觀察社會以了解意念流的動態。在這樣的「社會觀察鏡」下,人類和猩猩群與蜂群的共通點,比你願意承認的更多。
潘特蘭團隊這項分析巨量「數位麵包屑」,如通話紀錄、信用卡交易、GPS定位紀錄等的流程,被列為「即將改變世界的10項技術之一」。
他們已經發現,藉由分析這些數位麵包屑中的形態,可以判斷某人是否可能將罹患糖尿病、會不會償還貸款,而以前看似隨機「不可抗力」的許多事物,如股市崩盤、政治革命、經濟泡沫等,都可以獲得解釋。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http://goo.gl/VVTSZp

Видео 世界經濟論壇之《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 канала 大塊文化出版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26 ноября 2014 г. 9:40:27
00:03:33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