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由動物紋飾器物到天子九鼎 踏遍「天子腳下」追溯夏商周文明|2024 展覽推薦

【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由動物紋飾器物到天子九鼎 踏遍「天子腳下」追溯夏商周文明
.
(請訂閱文化者youtube,獲得更好觀片體驗:youtube.com/c/TheCulturistHK )
.
在古代歷史文獻記錄中追溯,夏商周三代,彷彿披着一層由神話、部落構成的神秘面紗。遙遠的歷史近年隨着陸續出土的文物,向超過三千多年後的人們訴說三代王朝的歷史,文明古國的故事,乍看忽然近如咫尺。
.
小至栩栩如生的陶豬頭蓋、背對背而立的貓頭鷹形狀酒器,大至天子級別的「九鼎八簋」、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之文物,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中的文物,既有可愛的動物,也有着王都的氣息。
.
夏商周的出土文物,很多聚集於當時王朝的建都之地、被譽為「天地之中」的河南。為了追溯中國古代的文明,香港歷史博物館的策展團隊一年前親赴昔日的「天子腳下」,把三個朝代的特色展品帶來香港。
.
「他們的用器,從日常生活的細緻性來說,其實和我們現在不相伯仲。」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展覽及研究)許小梅的眼中,觀看夏商周的文物,不僅在於它們的歷史價值,也出於它們與當下我們的連結。
.
就好像青銅器,本是夏商周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但它們的原材料其實並不是出自河南,而是由其他地方運來。「這跟香港很相似,我們也是一個大都市,世界各地的貨物都會運來香港。夏商周的歷史距離雖然好像很遙遠,但其實從生活上看,我們的各樣東西都很相像。」由策展與文物修復的背後故事談起,文物上的文字、紋飾、裂痕,其實也隱藏了由早期到當代的種種歷史訊息。
.
三代文明展的歷史意義
.
「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是香港歷史博物館「中國通史系列」的序曲。從歷史文獻中追溯關於三代的記載並不多,例如夏朝,在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中更只有寥寥數頁,鋪陳夏代的世系和歷史。因此,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尤其重要和具歷史意義。
.
去年四月,策展團隊親到河南,在河南省文物局協助下走訪省內不同文博機構,揀選合適的文物展示,最後敲定了150件/套的文物清單。展覽分為夏、商、周三個單元,各自呈現不同的王朝氣息,例如圍繞夏代的一系列文物,以酒器與祭祀用器為主,以及當時的都城規劃。而商朝王都遺址的文物,則展現了青銅文明的鼎盛情況,以至古人對生活的貞問卜辭......
.
完整文章:https://wp.me/p9oTr7-cl7
.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地之中 ─ 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7月8日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及一樓大堂
免費參觀
.
撰文:鄭思珩
攝影、剪接:廖偉洛
.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 The Culturist 專頁選擇為「搶先看」||
👉🏿YouTube:youtube.com/TheCulturistHK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theculturist.hk
👉🏿Website : https://theculturist.hk/
👉🏿Email:theculturist.hk@gmail.com
👉🏿Support us : payme.hsbc/theculturisthk
.
#夏商周 #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香港歷史博物館 #歷史 #中國歷史 #展覽 #出土 #文物 #古蹟 #文化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HKJCcommunity

Видео 【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由動物紋飾器物到天子九鼎 踏遍「天子腳下」追溯夏商周文明|2024 展覽推薦 канала The Culturist 文化者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22 мая 2024 г. 9:35:31
00:05:43
Другие видео канала
【專訪】大館「劍之道」中意武文化搏奕 趙式慶:50展品復興古武士精神【專訪】大館「劍之道」中意武文化搏奕 趙式慶:50展品復興古武士精神【文化者策展】居英藝術家迪嘉個展《望著天一片……》以新作叩問:處境變 價值不變?【文化者策展】居英藝術家迪嘉個展《望著天一片……》以新作叩問:處境變 價值不變?【文化者.專訪】畫足全港最長麥理浩徑  黃進曦:香港風景不會輸其他地方【文化者.專訪】畫足全港最長麥理浩徑 黃進曦:香港風景不會輸其他地方【展覽】活出精彩後半人生 【後。生】設計展覽【展覽】活出精彩後半人生 【後。生】設計展覽步向毀滅時不忘反照自身《濁水漂流》導演李駿碩:「憤怒讓我們連結起來。」【電影】步向毀滅時不忘反照自身《濁水漂流》導演李駿碩:「憤怒讓我們連結起來。」【電影】疫市開畫廊 法國前總理 Dominique de Villepin 父子檔【文化者.專訪】疫市開畫廊 法國前總理 Dominique de Villepin 父子檔【文化者.專訪】聽着巴哈抄《心經》 — 胡恩威談「色即是空」的藝術科技劇場【專訪】聽着巴哈抄《心經》 — 胡恩威談「色即是空」的藝術科技劇場【專訪】跨感官、跨地域、跨維度──在疫情下發掘創作的「新視野」【專訪】跨感官、跨地域、跨維度──在疫情下發掘創作的「新視野」【專訪】近百活動推出 賀博物館節「變新」【文化者‧專訪】近百活動推出 賀博物館節「變新」【文化者‧專訪】中樂配流行曲帶你旅行 林一峰:旅行就是離開和回來【文化者•專訪】中樂配流行曲帶你旅行 林一峰:旅行就是離開和回來【文化者•專訪】半年種米半年唱歌 真.田園歌手以莉.高露半年種米半年唱歌 真.田園歌手以莉.高露【停格中的塑像】書寫舞蹈的意義只有舞蹈能做到【停格中的塑像】書寫舞蹈的意義只有舞蹈能做到【虛擬時裝】 走進數碼 用虛擬布料講本地故事【虛擬時裝】 走進數碼 用虛擬布料講本地故事【藝術新秀獎】半農半藝 勞麗麗:農耕有如香港最後堡壘【藝術新秀獎】半農半藝 勞麗麗:農耕有如香港最後堡壘【活動預告】《流徙之女》演後交流活動 在「留家廚房」一齊尋找香港味道【活動預告】《流徙之女》演後交流活動 在「留家廚房」一齊尋找香港味道【展覽 | 專訪】在家不似家的時代 我們的根在哪?【展覽 | 專訪】在家不似家的時代 我們的根在哪?【保育黃霑】梁款花16年烹燉成書 黃霑「創作黑盒」終面世【保育黃霑】梁款花16年烹燉成書 黃霑「創作黑盒」終面世【法國五月系列 3】遊走虛擬凡爾賽宮  沉浸式展覽一窺法國百年歷史|FrenchMay|2023展覽推薦|文化者 TheCulturistHK【法國五月系列 3】遊走虛擬凡爾賽宮 沉浸式展覽一窺法國百年歷史|FrenchMay|2023展覽推薦|文化者 TheCulturistHK【專訪】 與奧班斯基譜寫神話幻想曲  王致仁:音樂是時間的頻率|香港管弦樂團|文化者 TheCulturistHK|2023【專訪】 與奧班斯基譜寫神話幻想曲 王致仁:音樂是時間的頻率|香港管弦樂團|文化者 TheCulturistHK|2023【Art Basel精華回顧】新舊對立與交碰 何謂最「意大利風格」?【Art Basel精華回顧】新舊對立與交碰 何謂最「意大利風格」?細說北歐設計故事 現今椅子設計的起源【文化者・收藏家系列】細說北歐設計故事 現今椅子設計的起源【文化者・收藏家系列】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