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 薰諸法香 持戒定慧 - 20240520 第1679集

00:00 薰諸法香 持戒定慧
00:56 ⊙勤聞思修,薰諸法香,持戒定慧,得三法香,入群眾中,修六度法,知識共行,立願守志。

要多用心,是啊,學佛要很勤,勤學佛法,這是我們人人必定要有用心行,這是我們學佛的方向,也是我們的目標。勤聞、修行,法是從聽來,或者是讀誦、了解來呢?讀也好、誦也好,還是要多聽、多聞。

讀,是自讀,我有空,我有時間,我有興趣,所以我來讀,讀種種的文字。聽就不同了,聽呢?我們是聽什麼法啊?現在在說什麼法,固定,你每天每天就是要聽,與大家共同一起來聽,聽這部經,這個人在說的法,總是要專心一致,好好聽,照順序聽。

聽了之後,還要好好思考,聽進來,我要經過體會、了解,這句我聽懂嗎?聽不懂,意思好像很深,我就要「留著」,所說的「留著」,就是在記憶中。現在我來不及,無法再問這句的意思,自己也還不很了解,但是這句還將它放進記憶之中。

耳朵還要繼續聽,所以「聞」,我們就要用心聞,不是說,「有啦、有啦,師父,您的聲音我有聽到了。」不是有聽到而已。聽了之後,我們還要再「思」,這場的講經結束了,下講堂了,就要將我們的記憶再提起來,哪一句話、哪一個法,我要再去思考,要再去了解;思考了,全都清楚明白了,知了,識了。

接下來,既知又識了,那就開始要修行,所以叫做「聞思修」。我聽懂,我了解,我做得到,我就是要身體力行,所以叫做「聞思修」。要讓我們能夠這樣,聽、思考、修行,我們必定要常常聽,就像衣服放在香草的旁邊,香氣的地方,我們常常接近,我們的身體,這衣服也會受到香味來薰習,讓我們有香的氣。

同樣的道理,你若在廚房炒油炒很多,油氣很重,我們剛剛出來,有時候就會聞到,「你在廚房嗎?在炒什麼菜、做什麼料理啊?」你身上有這樣油氣的香,就是這樣。同樣的道理,我們若在那個環境比較久一點,我們的身上就有這樣的味道。我們若在修行的道場久了,我們的舉止動作,就與修行的道場有同樣的威儀,而我們若是脫離那個道場,也同樣會薰習到其它的習氣,這就是以前人說的一句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樣的道理。

所以,「薰諸法香」。我們比較接近香的地方,自然我們,我們的身上,我們的威儀,我們的舉止,我們的動作,同樣也有聞思修的氣質、修養涵德。「修心養性,端正行為」,聽法很多,道場的生活習慣,我已經很習慣了,我們的身行,自然與這個修行團體成為一體,同樣的道理。

所以,「持戒定慧,得三法香」,戒、定、慧大家都知道了。「戒」,就是要守規矩,居士、在家,根本戒,「五戒」還要再兼持「十善」,這是在家人學佛,這五戒、十善,這叫做好人。若能夠這樣,這叫做持戒,心自然沒有虧欠,沒有做了虧心事。

譬如五戒,我要守嗎?要啊,我們不可殺,不可偷盜,不要家庭節外生枝,我們不可妄言、綺語等等,這個殺、盜、淫、妄、酒,五戒要守得住。十善呢?從這個五戒將它延伸出去。十善,我們從身不殺、盜、淫,就是三戒了,不殺生,這是我們人人的根本;不偷盜,這也是我們身體的行為,當然身體也得要守好這家庭夫妻的規則,夫婦之道。

口有四項,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還有我們的心意,不貪、不瞋、不癡。若能夠這樣,身三、口四、意三,這三項,我們若能合得起來,這就是根本戒,從這個五戒將它延伸出去,也叫做行十善。這樣說起來五戒十善,這就是佛教徒,人人根本需要持。

出家更不能離開這五戒,一定要受持,十善,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這全都是我們要持行。何況出家的戒律,那就很多了,比丘二百五十,比丘尼三百多戒,更詳細的細目,那就是五百戒。總而言之,行持戒法是很大的功課可修。我們的內心、我們的行為等等,這都在戒之中。

因為我們有守那麼多戒,內修、外行,這個戒法守住了,所以我們的心就會很定,沒有什麼樣的人間事物,來影響我們。「擔憂」難免,「煩惱」沒有,「擔憂」與「煩惱」是否一樣?不同哦。聽起來好像一樣,煩惱,那就是深入、深入的習氣。若是擔憂呢?事情,有事情,而這件事情還未達成,我很擔憂呢,這就是在工作上。

而煩惱是無中生有,或者是過去的,還是這樣緊緊地將它抓住不放,貪戀過去的富貴、名、利。時遷日過了,還是一直在那個名、利、地位,還戀棧在那個地方,就是很煩惱,離開那個地位、名利了,就會覺得很失志,或者是還要把握著那個權,不肯放,這叫做「煩惱」。人間的煩惱離不開貪、瞋、癡,這就是無形,有形、無形煩惱。

而若是「擔憂」呢?不是,就是這件事情我要來做,我是做不做得到?做得到啦,我們認真來做,我們就要趕快找人哦,大家有這個能力完成一件事情,還未完成以前還是有擔憂啊。事情完成了,歡喜啊,皆大歡喜了,這樣那個煩惱,就沒有再放在心裡了。我們常常在說付出無所求,還得要感恩哦,前腳走,後腳放,沒有擔憂啦,沒有煩惱就是叫做沒有擔憂。

不知道大家聽得懂嗎?煩惱,煩惱那就是入在心中,放不下的,過去的事情,還未到的事情,放不下的事情,無中生有的事情,這全都叫做「煩惱」。若是工作上,我負責這麼多的擔憂。

所以常常說擔憂與煩惱是不同,我們要學的,要能夠得到定,就要去除煩惱。去除煩惱,這種無中生有,過去、現在、未來,人我是非就是無中生有的。我們若是能夠聽來就不是煩惱,該處理的,處理好放下了,我們的定心還是住在。沒有我碰到事情,我滿心就是煩惱,我想要…等等,這種都不對的。

煩惱若多,定心就不住,所以我們佛法說修四弘誓願,誓就是立誓,就是志願。我做這件事情,是我這輩子的誓願,我盡心力做,困難我就要解決。解決了,放下;還未解決,就用心,世間沒有困難的事情。我們的心,那個誓願還是穩定的。

要不然,佛陀要如何生生世世呢?生生世世就是立四弘誓願。那個誓願是已經立定了,我來來去去,我還是沒有離開這念,誓願度眾生、誓願斷煩惱、誓願學佛法、誓願成佛道,這誓願是在我們的生生世世,這叫做定心。

所以守戒的好處就是要修定,讓我們心定得下來,我們能夠誓願生生世世,這就是定心。不會碰到事情就起退道心。道是一條一定要走,路比較差就要鋪,這叫做「鋪路開道」,這叫做「菩薩道」。總是「定」意,這是我們修行者的基礎。

「慧」,那就是智慧,心既決定了,世間沒有難得倒。而且慧是眾生平等,沒有偏頗在哪一個地方,人人都是平等愛,沒有「這個我討厭;這個我比較庇護他,比較愛他。」沒有,還是平等。不光是愛人,我們要愛一切物命,這叫做「平等愛」。佛陀是為了要救眾生,我們學佛也叫做救眾生,救度眾生,所以「感恩、尊重、生命愛」。所有的生命,我們全都要平等愛,這叫做智慧;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過去也曾告訴過大家。

所以「得三法香」,這三法,我們要常常去薰習,常常要做,日常生活中,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我們若能夠這樣,日日都在戒定慧中;生活守規矩,處事要定心,對待一切要平等,這是在生活中應該做得到,這叫做「三法香」。

在生活中,這麼簡單,在我們的一生,佛法中,我們要學到底,就是要很深入戒定慧。每一部經離不開戒定慧,佛所說法離不開戒定慧,要教導人守規矩,要教導人不要分心,要教導人待人處事,這也是在戒定慧之中。所以我們「入群眾中,修六度法」。也是需要戒定慧,所以入群眾中,就是「六度萬行」,這不能離開「聞思修」,不能離開「戒定慧」。你要入群行菩薩道,總是這三法,三法一定要堅守著。

所以大家在佛法中求知求識,既知既識,我們更需要共知共行,要共知、共識、共行;我們若沒有身體力行,懂再多都沒有用。所以要人人「立願守志」,我們才有辦法這條道路,向前精進。就像古代佛陀在世的時候,波斯匿王,他的夫人叫做末利夫人,這個末利夫人,她就是信佛弘法,聞思修,持戒定慧。雖然她是在皇宮裡享受,但是聽法很勤精進,身體力行。

後來,在那個時間中,有一位大商人,他在貿易,海上的貿易,在海上就是向海裡要去尋寶,船行在海中央,忽然間在海裡浮現出海神,這海裡的神浮出來的時候,手捧著一缽的水,就問這個商主,叫做波利,問波利:「你的船航海在我的海面上,你先來了解我。我問你的話,你若能夠回答得出來,我就放你航行,你這艘船就平安過海了;答不出來,你這艘船是過不去。」「是什麼事情啊?」

他捧著這個水,就問他:「你看,這缽的水,我手裡的這缽水,與海裡的水來比較,是我缽中的水比較多呢,或者是海裡的水多啊?」這位波利,也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稍微用心定一下,就回答了:「當然是你手中這缽水多。」

這河海的神就說:「怎麼說呢?海這麼大能載無量的船;我手裡這個缽的水,如何能夠與海裡的水來比呢?」波利,這位商主就說:「因為我現在最需要的,是一碗清淡的水讓我喝下去,能救我的命。海裡這麼多的水,我也無法喝。」

這個波利他就又告訴他:「我的回答,你若能夠歡喜就是救我的命。同樣的道理,我若是海裡的水,能夠渡過我的商船,也救不到我的命,所以我覺得是你手裡捧著的水。」這個海神他就說:「是,這樣你有尊重我;我被你們尊重,我能夠放你過。」

這個故事,也就是在譬論「心念」,心念一轉,他不只僅僅放他過去,他又將海裡的寶物,那個香的珊瑚,就來獻給這位波利。波利拿到海裡的寶物──珊瑚,他拿到之後是很香,放在船上就香氣很大,他這樣順利過海了。

這位波利就想,我得到這個這麼香的東西、這麼寶貴,我是一位老百姓,我何德何能呢?這個東西放在我身邊,實在也是很無法可收藏,也沒有這個德,不如我就獻給國王成為國寶,所以他就拿去獻給國王。

國王拿到這麼美的香珊瑚,他覺得這個東西,收在寶藏中也比較可惜,應該這個寶就要配合美人,宮中哪一位是最漂亮的?決定來一個選美,宮中這麼多夫人,看看哪一位是最漂亮?布達消息出去了,就叫大家,「來啊,來讓我選,哪一個人能夠得到這項東西呢?」大家聽到、歡喜,花枝招展,大家盡所能打扮得很美,就按照時間,大家都集合過來了。

一直點,點來點去,缺一個末利。「末利,末利夫人為何沒有出來?」叫人去叫她,可能沒有聽到,去到宮中,去叫她。末利夫人說:「我今天不能出去」。通報的人來向國王說。一而再,再而三,第三位再來了,末利夫人,還是對這個珊瑚東西,她不注重。

「感謝國王的(好)意,這應該是大家所愛、所得的」。這位國王心中就有一點氣,但是他對末利夫人,也有特別的愛,所以他就說,不論如何還是來與我見面。末利夫人就覺得國王這麼勉強,她就這樣出來了。一出來全身素色,很樸素,因為都沒有打扮,很樸素。

來到這一大群的美女,妖豔的,大家的群中,國王眼睛一亮:「怎麼這麼樸素、聖潔的一個身體?」看起來這樣全身有一種很純、潔淨,純潔的身體。所以心生敬意了。他就說:「為何妳遲遲不要來?為何妳這樣,今天這個身體全都沒有打扮呢?」

她就說:「國王,我今天是齋戒日,所以我今天不著花香,這是我要守的戒。不能香,不能抹粉、珠寶在身上,這是我對佛陀教育的承諾,我一定要守戒」。國王就說:「守戒那麼重要嗎?我與妳所守的戒,哪一項重要?」

末利夫人就說:「佛陀教育的戒重要。因為我業重,生生世世情深卻是德薄,所以我生為女人身。我想要好好來修行,朝向佛的境界;要修行,讓我的身心乾淨。道、德、行必定要三具足。我要順道而行,我的心一定要身體力行,順著這個規戒,身體要順著這個規戒來走。

40:24 ⊙「持是經者,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鞞陀羅樹香,及曼陀羅華香、摩訶曼陀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栴檀、沉水種種末香,諸雜華香。」《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41:54 ⊙「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44:46 ⊙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和合萬善,報得天身,名為和合萬善所出之香。帝釋居妙法堂中,集議人間如法不如法事。

47:59 ⊙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各各諸天人之香。釋提桓因即天帝釋,敬佛、聞法、大護法者。

49:05 ⊙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報為天主處天宮殿,受天五欲娛樂時香,即十善報。五欲娛樂:果報上之樂受。帝釋受娛樂時,每夜有八千天女侍奉,帝化八千身以娛樂之。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9年3月8日~
※因字數限制無法完整刊出,全文請見:
https://www.daai.tv/master/wisdom-at-dawn/P12221679

Видео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 - 薰諸法香 持戒定慧 - 20240520 第1679集 канала 大愛電視 Tzu Chi DaAiVideo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20 мая 2024 г. 2:30:01
00:53:31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