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The Diamond Sutra Album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專輯 _ Imee Ooi 黃慧音

The Diamond Sutra Album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專輯 _ Imee Ooi 黃慧音

根據維基百科:
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 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南北朝時代的開善智藏,持誦該經,多有靈驗感應,加之以禪宗後來大力弘揚,使得金剛經成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課誦的佛經。
早期天台宗和華嚴宗皆視金剛經為不了義的經典,唐朝以後的僧人,則多將該經視為闡揚佛性密意的經典,民間則極尊此經,認為讀通之後可以成就佛果,就是單純念誦時也能感召八大金剛護法。明朝末年的祕密宗教大力推崇金剛經,將「空」等同於「道」,視之為能源出萬物的「真空家鄉」。20世紀初出土於敦煌的《金剛經》,為唐代咸通(868年)年間印刷,世界最早的印刷品之一,藏於大英圖書館。

經題解釋:
這部經的原題目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語: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vájra)有兩種意義:1)閃電:具有極大的快速而又猛烈的威力, 2)鑽石:世界上最堅硬、最珍貴、最受人青睞的寶貝。「金剛能斷」有兩種解釋:1)金剛喻作智慧。鳩摩羅什下的傳說:(如)金剛(的般若)能斷(煩惱)。金剛(即鑽石)用以比喻「般若」,即指般若如金剛,能破壞一切戲論妄執。2)金剛喻作煩惱。玄奘等傳說:(般若)能斷(如)金剛(的煩惱)。金剛用以比喻「煩惱」,即煩惱難以破壞。金剛者為不可壞,非生滅法,非有為法,本就如此,法爾如是。由於人們認虛為實、認假為真,所以頑固地執著自我和外部客觀世界是真實的,由此造作無量無邊的身業、口業、意業,並且受這三種業力的牽引、拖累,以致長劫地生死輪迴,經受不可言狀的種種痛苦,始終無法獲得自由和解脫。在佛教释义中,金剛般若波羅蜜多,靠著無上智慧的指引,就能夠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最終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這就是本經題的深刻涵義。

本經主旨:
本經的主旨,歷來有多種說法。
1)禪宗六祖惠能認為本經的宗旨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江味農認為《金剛經》的宗旨,可以說是:「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3)印順法師闡述此經宗要:「如佛為須菩提說如此發心,直至究竟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須知般若無住的現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
4)聖嚴法師指出全經的要旨在:「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也就是要達到「心無所住」的境界。
5)星雲法師認為《金剛經》主旨可以用16個字概括:「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經文解析:
-昭明分品
鳩摩羅什譯本[18]中,梁昭明太子將《金剛經》分作三十二品(章),並以副標題加以註解。梵文本及藏譯本中並沒有這種分法。
-本經緣起
一切的煩惱和痛苦皆由心生。 “解空第一”的佛之大弟子須菩提尊者向佛祖請教問題,如何調整與掌控這顆心呢?
-修行漸次
凡夫眾生與修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眾生執著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輪迴不斷;而大乘行者則能於佛法修行中證悟金剛智慧漸漸捨離於四相之執著,直至圓成佛道。
-摒離四相
佛祖對弟子須菩提的開示就是:菩薩、大菩薩們要想獲得身心安寧,首先要修福、度無量無邊眾生,雖然救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而心中不能存留我度了眾生的概念。也就是說,菩薩要去除四相;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沒有去除,就不是真正的菩薩。1)離我相:首先必須行三大佈施:財佈施(施予錢財)、法佈施(施予能轉化執著的出世間佛法,或能解決問題的入世間理論或準則)、無畏佈施(施予能使人安心安定的各種作為),去除貪愛執著,進而遠離貪嗔癡等“三毒”,認清自我肉身與意念為空虛幻有,沒有值得執著的地方。2)離人相、眾生相:修行離我相時,必須利用佛法,循序漸進離我相,但卻會執著於用來離我相的佛法,通稱為法執,也就是執有人相與眾生相境界。佛法本質也是空虛幻有。3)離壽者相:修行離人相、眾生相時,必須以“空虛幻有”,如同上面所提到的,來對峙相對性的執著與觀念。因此即便已經離人相、眾生相,但會執著於用來離人相、眾生相的“空虛幻有”的念頭,落於前無始無明與後無始無明的一切因緣變化之中,永無止盡,也就是執有壽者相境界。要離壽者相,必須證悟與破除所有一切相對性的因緣假合,也就是無始無明,甚至包括不執“我已破除空執”的念頭,也可稱為明心見性。具體分析,菩薩救度眾生,首要教導眾生修行“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或止觀)、般若。首先是布施,不管是財布施、法布施還是無畏布施,都不要著布施的相,既沒有行布施的我,也沒有受布施的人,更沒有所布施的物,三體皆空,那樣布施的福德才會像虛空一樣遼闊無垠。
-無相修行
佛陀提到了自己往昔修行忍辱波羅蜜時,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故事。忍辱仙人被節節支解,亦即千刀萬剮而能忍辱成功,關鍵是做到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要破除四相及一切相,就要明瞭一切法相的的本質是空無所有。佛說:“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再如代表智慧的般若波羅蜜(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以此類推,諸如持戒、精進、禪定,皆是名相,只有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能真正地持戒、精進、禪定。
-諸相非相
人們生活在現實世界中,須衣食住行交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意識心分清他人、自己、外界、內心,然而意識心從來不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若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是何等的心?已證悟大乘實相金剛心的須菩提明白,那眼前說法的佛祖所說的如來是自心如來,也就是金剛心如來藏。佛祖明白須菩提的所證,因此明確地告訴他及聽法的大眾:“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即人們見到的一切都是虛假的幻相,當然肉眼看到的如來也不是真正的如來,以慧眼來見如來,才是真見如來。要知道如來並無實質之形象,肉眼當然不能得見,只有真正證悟到“諸相非相”的金剛心,才能得窺見如來之真實面貌:“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正信希有
須菩提擔心未來的眾生不會相信這種深法,佛祖回應道:“須菩提,你不要這麼說,就是如來滅後「五百年」到「五個五百年後」還會有人相信這種法。這些人自然不是尋常人,也不是親近過幾位佛的人,而是在無量佛前種了善根的人,他們已經證悟了實相的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信受此經所說離四相的真實法的人,以此金剛心為實相,他們所種的善根已經非常深厚了。
-非法無得
不但要破除四相,不執著於俗人眼中的「佛」,還要不執著佛所說的「法」,以及佛所證到的「法」。佛問須菩提,“我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是佛所證的'法'麼?”須菩提明白佛的用意,所以按照佛的說法進行了說明:“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佛進一步詢問:“須菩提啊,你告訴我,如來當年在燃燈佛的時候,是否證到了'法'?”須菩提斬釘截鐵地回答:“不,世尊,您當年在燃燈佛位所,就'法'而言,實際並無所得。”
-持誦功德
佛祖說:“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的沙粒,每一粒變成一條恒河,這麼多條恒河的沙粒多不多呢?”須菩提答道:“光一條恒河的沙粒變成的恒河就無數可計了,何況這麼多條恒河的沙粒呢!”這時佛告訴須菩提:“這麼多恒河的沙粒,每一粒再變成三千大千世界,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用珍貴的七種寶貝裝滿這麼多三千大千世界,然後用這些珍寶去作布施,那他(她)得的福德多不多呢?”毋庸置疑,多得無法形容了。佛進一步講:“若善男子、善女人,即使能夠理解、接受本經中的四句偈詩、實行四句偈,然後給別人解釋,那麼他(她)得到的福德,比布施那麼多三千大千世界珍寶的人得到的福德還要多。”
爲了強調此經的重要,佛陀又作瞭如下比喻:“假如有人早晨用恒河沙那麼多的身體和生命來進行布施,上午也用恒河沙那麼多的身體和生命來進行布施,下午還用恒河沙那麼多的身體和生命來進行布施,像這樣布施無量百千萬億劫的時間,那麼這個人所得的福德真是不可思議、難以言表了。可是假如另一個人聽了這部經,完全信任,沒有懷疑,那麼他得到的福德,比前面無量億劫每天布施三恒河沙那麼多身體和生命的人所得的福德還要多,如果他再去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那他的福德就更加殊勝無比了。”
-樂極涕泣
須菩提徹底理解了佛所講的甚深涵義,這種契入經藏所帶來的歡樂使這位長者老淚縱橫,以致在佛祖及一千二百五十位師兄弟面前喪失常態,忍不住哭泣起來,可見就是對解空第一的須菩提長者來說,也被深刻地明白了佛說的甚深妙義而感到由衷喜悅。 由此看來,對佛法的無上妙義,重要的還是要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要以長期修行六度為前提,只能是日積月累、水到渠成,任何的急功近利、揠苗助長都會無濟於事,甚或會適得其反。
-終極真理
佛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揭示了宇宙間至高無上的究竟真理,佛告訴須菩提尊者,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佛,以及他們取得的無上正等正覺,都是由這部經所明示、暗指所述的真實心如來藏所成,也因如此才說眾生與佛無二。

著名偈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Видео The Diamond Sutra Album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專輯 _ Imee Ooi 黃慧音 канала Listen Watch Learn 聆聽.觀看.學習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5 апреля 2018 г. 3:31:07
00:52:38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