Загрузка страницы

10162019時事觀察(第2節):霍詠強 脫歐困局暴露民主選舉失效

2. 脫歐困局暴露黨派民主選舉失效

距離十月底英國另一次脫歐期限不足半個月,在英國到處都有為民眾解答疑難的攤位,但是工作人員看來並不熱衷,詢問的民眾寥寥可數。英國的的士司機經常有臥虎藏龍之輩,其中一位對國際形勢瞭如指掌的告訴我們,脫歐已經討論了三年多,但是沒有一點突破,那下來半月,又能有什麼方法解開困局?

在以政治評論為主的英國的廣播電台LBC關於脫歐節目的廣告,如果聽單獨一則,內容大概是 「Be ready for Brexit? 準備好脫歐了嗎?你可能無法在歐盟駕駛......」但是,這個廣告聽多了就會覺得很可怕,因為累積下來會變成「準備好脫歐了嗎?你可能無法在歐盟工作、無法在歐盟做生意、無法在歐盟讀書、無法進入歐盟地區......」

脫歐困局被視為英國的民主失敗,或者更準確的說法是徹底暴露了黨派選舉民主制度已經失效。

表面上英國實行代議政制,國會議員由選民一人一票選出,應該能夠充分反映民意?但實情卻非如此,從英國的黨派和選民可見端倪。英國人口6604萬,選民人數4690萬人,但是由於黨派,特別是保守黨和工黨兩大黨、本身建立了龐大網絡,擁有充足的競選經費,有明顯的選舉優勢。小黨派只能在出現懸峙政府,即大黨派取得的議席未能過半數時,才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一般獨立身分參選,除非特殊情況,例如脫黨參選,否則要勝出幾近不可能。

但英國黨派卻是徹頭徹尾的小圈子,例如保守黨,黨員數目不足19萬,也就是說不及英國人口比例的0.3%,工黨稍好,也不過是僅逾50萬,連人口的1%也不到,由此可見兩黨黨員的代表性成疑。從保守黨的成長背景來看,黨員屬於社會精英階層,他們的生活方式、社交圈子,遠離平民百姓,對普通人的生活有多少了解?如果用潮語來說,這些黨員實在是「堅離地」!

相比之下,美國民主黨成員超過4300萬,共和黨員也逾3000萬,佔人口比例10%,雖然當中仍以精英代表為主,但最少覆蓋面較廣,當然,美國的選舉民主同樣因為黨派勢力太大,難逃權錢交易。

這種黨派架構,註定英國政壇內都是傳統精英分子,以往政治沒有那麼極端化、社會問題相對簡單的日子,精英管治不會讓産生太大矛盾,但今天政治環境複雜,許多議題,例如環保、全球化和移民等,黨派的立場和普羅大眾的想法往往產生矛盾。再者,如果說保守黨議員肯定是精英族群,那通過黨內選舉的黨魁,從而上台執政的,就更是尊貴的精英,而且更不幸的是,他們的訓練是如何以口才及政治手段,把選民玩弄於股掌之上,卻缺乏足夠的行政磨鍊來強化施政能力。

黨魁的選舉方式更是先由黨內國會議員先行篩選,挑選出合乎核心精英心水後,再由稍寛闊 (0.3%) 的精英階層選出,所以能夠擔任首相的人選,在英國都是有跡可尋。以現任首相約翰遜為例,雖然他在擔任倫敦市長時顯得張揚不羈,但更多屬於形象包裝,作為脫歐公投時首相卡梅倫的忠實盟友,約翰遜為求爭取機會上位,不惜劍走偏鋒,改變立場背後插刀,借用公投把卡梅倫掃地出門。

但是從身份、學歷、出身和成長,他和其他英國尊貴精英沒有差別,他也從無認真考慮脫歐對英國人的真正影響,只是機關算盡、把脫歐作為排除異己的手段,脫歐鬧劇之後,他原來有機會直接當上首相之職,但他還是選擇把文翠珊推上台前,等待文翠珊為脫歐協議和歐盟周旋至遍體鱗傷、筋疲力盡後,再走上台前。他一再強調會選擇無協議下脫歐,把大動盪也當作籌碼,但在保守黨陣營內甘願被驅逐出黨也要倒戈下,被國會否決後,又表示國會不了解他以此脅逼歐盟接受更好的條件的談判策略,但以社會穩定作為賭注,實在遠離英國社會能夠接受的底線。

英國政府和政壇遠離群眾,最終造就出脫歐公投這一場荒唐的困局。

如此重大影響的決定,在英國人連歐盟是什麼都不完全理解下,卡梅倫以為議員真能反映選民意願,沒有再通過國會審議下,沒有適當分權與制衡的情況下,一時頭腦發熱直接將法案付諸公投。

誰料選民早已不相信這班精英議員,策略上又給約翰遜出賣,令形勢大變,年前電影《脫歐大戰》中「脫歐派」成功利用選民對歐盟現行法律、規章和制度的無知,煽動近年越來越強的排外情緒,以「取回控制權」Take Back Control 為藉口,將「脫歐」包裝成解決現時英國社會各種問題,如房屋、教育、醫療資源等的有效解決方法,不幸地公投結果是,所有英國人即將要為選擇脫歐者的無知和幻想付出代價。

英國超過四分之三的保守黨內閣成員、大多數保守黨議員,以及幾乎所有的工黨議員等等,原來都支持留歐,在脫歐公投舉行前,下議院650席中僅138位議員支持脫歐,代表不足四分之一的國會議員, 如果在國會中審議後交付公投,公投可能永不出現。

因此,當如何脫歐擺上議程時,社會上對脫歐又充滿了更大量的爭議時,這幫半心半意的議員根本不想麻煩落到自己頭上,也因為如此,討論了三年多仍沒有實質進展,今天,脫歐已經成為彈劾政府、推動提前大選,甚至逼使再次公投的手段。

許多人認為民主就是在任何決定中都遵循多數原則,這絕對是對民主的扭曲,真正的民主更要保護少數人利益以及避免盲目決策產生災難性後果。決策的重要性和影響力越深遠,決策關卡就越多。任何涉及重新定義國家緊密關係的協議都不應該僅僅基於單次的簡單多數票,這種方式證明了是混亂之源。

Видео 10162019時事觀察(第2節):霍詠強 脫歐困局暴露民主選舉失效 канала singtaotv星電視
Показ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тсутствуют
Введите заголовок: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ссылки:

Введите адрес видео с YouTube: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ли войдите с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видео
16 октября 2019 г. 23:26:08
00:09:29
Другие видео канала
英國與歐盟達成新脫歐協議!月底堅決脫歐〈蕭若元:海外蕭析〉2019-10-17英國與歐盟達成新脫歐協議!月底堅決脫歐〈蕭若元:海外蕭析〉2019-10-17星島中文電台時事座談會 -- 香江亂未止 、出路何處尋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座談會 -- 香江亂未止 、出路何處尋 !07102019時事觀察 第2節:霍詠強  -- 香港政府還有什麼選擇?07102019時事觀察 第2節:霍詠強 -- 香港政府還有什麼選擇?10092019時事觀察 :霍詠強 -- 為何要支持中國杯葛NBA?10092019時事觀察 :霍詠強 -- 為何要支持中國杯葛NBA?12132019時事觀察第2節:對話何仁12132019時事觀察第2節:對話何仁梁建鋒評中大校長段崇智梁建鋒評中大校長段崇智05082019時事觀察 第2節:霍詠強 -- 我在香港煽風點火的日子 之五05082019時事觀察 第2節:霍詠強 -- 我在香港煽風點火的日子 之五10142019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他們想拉中大段校長做「手足」?10142019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他們想拉中大段校長做「手足」?10月20日Part two,降低標準「割蓆」 華記正能量x霍詠強一起在新加坡用旁觀者清的角度來看香港暴動事件,就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都說示威者用5大素求、缺一不可的目的是「羞辱政府,羞辱警隊,叛亂政府10月20日Part two,降低標準「割蓆」 華記正能量x霍詠強一起在新加坡用旁觀者清的角度來看香港暴動事件,就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都說示威者用5大素求、缺一不可的目的是「羞辱政府,羞辱警隊,叛亂政府10152019時事觀察第1節:陳煐傑--富人也要免費餐10152019時事觀察第1節:陳煐傑--富人也要免費餐09182019時事觀察 第1節:霍詠強 --香港人認識中國的真實面貌嗎?09182019時事觀察 第1節:霍詠強 --香港人認識中國的真實面貌嗎?10232019時事觀察第1節:霍詠強  民進黨政治凌駕公義10232019時事觀察第1節:霍詠強 民進黨政治凌駕公義10-17-2019總編輯時間: 搞清責任 後果自負10-17-2019總編輯時間: 搞清責任 後果自負09052018時事觀察 第2節:霍詠強 --  選隻狗,也可以安穩渡過總統任期?09052018時事觀察 第2節:霍詠強 -- 選隻狗,也可以安穩渡過總統任期?10172019時事觀察第1節:梁燕城10172019時事觀察第1節:梁燕城07102019時事觀察 第1節:霍詠強 --  香港在劫難逃?07102019時事觀察 第1節:霍詠強 -- 香港在劫難逃?香港司法制度必須去殖--總編輯時間10/24/19香港司法制度必須去殖--總編輯時間10/24/1904102019時事觀察 第1節:霍詠強  我在香港煽風點火的日子 之一04102019時事觀察 第1節:霍詠強 我在香港煽風點火的日子 之一10182019時事觀察第1節:對話何仁10182019時事觀察第1節:對話何仁10212019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  從記者證、為亂象定性升級、到獨立調查,看林鄭的思路10212019時事觀察第1節:余非 從記者證、為亂象定性升級、到獨立調查,看林鄭的思路
Яндекс.Метрика